×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1961年,美國送一只黑猩猩進太空,返回地球后逐漸發現種種不對勁

温晗晗 2023/09/15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在1961年,前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

但鮮為人知的是, 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外太空的生物,卻是在4年前,一只叫做萊卡的小狗

為什麼要花費心思送一只小狗上太空呢?這是因為,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生理條件類似, 如果想要把人類送往太空,那麼首先就要把一個與人類類似的生物先送上去

畢竟,每一個宇航員的培養要花費巨大心血與金錢,自然不能在安全性未知的情況下,讓他們去冒險。

而那時的美國,為了加快追趕蘇聯的步伐,也開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實驗。其中,第一位從太空平安往返回地球的,是一只黑猩猩,叫做 「哈姆」

在哈姆回到地球后的前些年里,他的數據一切正常。但不久之后,美國人卻從對它的監測數據中,發現了種種不對勁……

美國與蘇聯:太空霸權之爭

哪個國家沒有關于星空與月亮的神話傳說?中國有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星河鵲橋相會的故事,再到斯拉夫民族,有著月亮女神與太陽神結合孕育眾星的傳說,就連歷史短暫的美國,也有著關于星之彩的克蘇魯神話故事。

可以說,對于遙遠星空的向往,是人類的本能,一個樂于仰望著未知的星辰與大海的民族,才有未來與希望。

但對于人類第一次登上外太空來說,動機卻并非如此,而是出自于 美蘇兩國長達40多年的太空「較勁」。

關于美蘇的太空霸權之爭的開始,要追溯到二戰結束前夕,那兩枚在日本上方炸開的原子彈。

原子彈恐怖的威力,讓蘇聯認識到, 只有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與科技實力,才能與美國抗衡。

舉全國之力,短短4年,蘇聯便造出了比美國那兩枚威力更大的原子彈。但問題是:蘇聯與美國阿拉斯加以外的本土,往東隔了一個太平洋,往西隔了一個大西洋,蘇聯的原子彈即使威力再大,也 無法從本土打擊到美國,更無法用飛機運載

因此,圍繞著這個問題,蘇聯開始了運載火箭的研發。 1957年5月,蘇聯研發出了洲際飛彈R-7,在5個月后, 經過改裝后的R-7,帶著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飛上了太空。

這顆衛星讓世界轟動了,也改變了世界各國對于蘇聯落后農業國的刻板印象。同時,這也讓自詡為世界第一的美國人大感丟了面子。

一個月后,為了追趕蘇聯,美國急匆匆地開展了人造衛星發射計劃。但事與愿違,如此短暫的時間,怎能出得來成績? 先鋒TV3號的發射失敗了,全世界一片噓聲。

為什麼第一個與太空接觸的不是強大的美國,而是落后的蘇聯?在看到自己國內,因為經費等各種原因互相扯皮推諉的政客與軍方時,美國人民更加憤怒了。

迫于輿論壓力,也為了維護美國的正面形象,美國政府隨即宣布了征戰太空的 「水星計劃」,并且把太空安全納入了國家安全戰略之中, 由此正式開始了與蘇聯的太空爭霸之路

最勇敢的動物:小狗萊卡與黑猩猩哈姆

既然運載火箭可以把衛星送上太空,那麼人類呢? 如果能第一個把人類送上外太空,那麼這個人對于人類歷史的意義,將不亞于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在意識到了這個偉大的想法之后,美蘇兩國又開始了圍繞 載人航天飛船的競爭。

蘇聯認為,在把人送上太空之前,要先把與人類相似的動物送上太空。于是,第一次被送上太空的生物,是一只名來自莫斯科、名叫 「萊卡」的雌性小狗,蘇聯人為了這次發射做了充足的準備。

1957年11月3日,可愛的萊卡被科學家們抱入了加壓密封艙內,懵懵懂懂的她不會意識到,這將是她與地球的永別。

就這樣,萊卡成功地被送入了太空,蘇聯在與美國的太空爭霸之中,再次獲得了優勢地位。但遺憾的是, 僅僅幾個小時后,萊卡就痛苦地死于太空衣的隔熱問題

對此,赫魯曉夫得意洋洋地說道,「美國人把自己的衛星取名為‘先鋒’就是想要將要成為一個探索者,但是……蘇聯的衛星走在他們前面,我們的衛星成為名副其實的‘先鋒’……」

萊卡的犧牲,讓蘇聯獲得了珍貴的太空生物數據,許多歐洲的科學家也由此意識到了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他們認為,兩次的領先不是偶然, 蘇聯能夠如此迅速地在太空領域趕超美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先進的社會制度。

這讓美國如臨大敵,也隨即加緊了把動物往太空送去的生物實驗。在經過仔細研討之后,美國科學家選擇了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9%的靈長類哺乳動物 黑猩猩,這樣獲得的各種數據會更加準確。

萊卡的犧牲也警示了美國的科學家們, 有去也要有回,若想把人類送上太空,就必須首先讓動物成功歸來。

于是,科學家精挑細選了40只黑猩猩,并為他們進行制定了包括 睡眠剝奪、光線刺激、失重耐力等殘酷的訓練計劃。幾年后,從各種訓練中脫穎而出的,是一只名叫 「哈姆」的雄性黑猩猩。

哈姆不僅能夠忍受失重的不適,更能簡單的執行拉動搖桿的命令,所有人都很看好他。 1961年1月31日,像4年前一樣,科學家們把哈姆抱進了小小的太空艙內,而等著任務完成要香蕉吃的他不會知道,自己將會成為第一只飛上太空的猩猩。

事實證明,科學家們的眼光沒有出錯, 哈姆完美的完成了這次的任務,他是人類的英雄!在高達252公里的地球之外,哈姆并沒有害怕,他一共拉動拉桿50次, 他成功向人類證明了在失重環境下,人類仍然可以操縱搖桿,而哈姆也并未出現明顯的不適。

緊緊盯著衛星傳來的監控畫面的科學家們沸騰了,這證明載人航天飛船實現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接下來,只要哈姆平安返回地球,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在16分鐘之后,太空艙脫離了軌道,墜落在了 大西洋之上,科學家們立即派人前往打撈:他們都很喜歡出色的哈姆,不希望看到他的犧牲。

所幸,哈姆并未受傷,而檢測出的數據,也一切正常,科學家們高興地獎勵給他愛吃的香蕉。哈姆熟練地接過香蕉,吃了起來。

事與愿違:犧牲的哈姆與蘇聯的成功

後來,哈姆被送往了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動物園。在動物園里,哈姆人氣很高,大 家都知道他是人類的小英雄,他一直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而正當美國人信心大增,摩拳擦掌準備下一步的計劃之時,蘇聯那邊的消息傳來了。

4月12日,就在哈姆回地球之后的3個月后,蘇聯宇航員 加加林乘坐著 「東方1號」飛入太空,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擁抱了太空,實現了千百年以來的飛天之夢。

消息一傳來,美國嘩然,他們不敢相信,在寄予厚望的載人航天領域,蘇聯人竟然又一次領先一步!這代表著美國在與蘇聯的太空爭霸之中又輸了一局。

時任美國總統的 肯尼迪更是不敢相信,他一直認為蘇聯方面只是虛張聲勢。就在短短一天之前,他還對著警告他蘇聯將要發射載人飛船的中情局說, 「如果蘇聯人在我睡覺的時候發布什麼消息,我可不希望被叫醒去聽這些東西」。

但事已至此,美國只能再度重申 「水星計劃」,把優先目標改為了第一次載人登月。

盡管美國在與蘇聯在爭奪 「第一個飛向太空的人類」競爭中失敗了,但哈姆的努力并沒有白費,由他所帶來的數據仍運用到了下一位航天員身上,而哈姆也一直被人們所喜愛著。

但壞消息總是接二連三地到來,幾年后,哈姆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一向機靈的他變得遲鈍了,總是坐在角落里發著呆,心愛的香蕉好像也吸引不了他了。

哈姆才不到5歲,怎麼會變成這樣?一定是之前那次太空之旅給他帶來的傷害!工作人員趕忙對他進行了身體的檢測。果不其然, 哈姆的心臟、肺部等各種器官,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竭……

最終,作為一只平均壽命可達40年之久的黑猩猩, 哈姆卻只活了25歲

但是,哈姆對于人類航天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永遠不能磨滅。 他與萊卡一樣,都是最偉大的動物之一,永遠都是人類的英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