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一直在嚴密監視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
而就在近日,NASA又發現了一顆巨型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飛來,該小行星被命名為2023 CL3,其寬約656英尺(約200米),速度達到了驚人的8.2萬公里/時,也就是接近每秒23公里/秒,遠遠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意味著該小行星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外。
既然NASA能對外聲明,說明該小行星對地球具有一定的潛在威脅。目前NASA已經在嚴密監視該小行星的速度及飛行路線,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預估該小行星將會于本月24日臨近地球。屆時,該小行星將在距離地球不到724萬公里的地方掠過。
雖然聽起來724萬公里非常遙遠,但對于浩渺的宇宙來說,這個距離并不是一個安全距離。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果計算過程出現一點點偏差,或者小行星在前進其軌跡上有其他不確定因素的任何影響,就有可能在靠近地球時發生極大的偏差。
而地球目前并沒有足夠的防御措施,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小行星的致命撞擊。一旦發生碰撞,將會對地球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
一般情況下,由冰和疏松巖石構成的小行星,或者直徑在10米以下的小行星,基本上都會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會解體并燃燒殆盡,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而直徑80米以上的致密巖石或者直徑達到30米及以上的鐵質小行星,在經過大氣層時會部分解體,則可能以碎片落到地面,會有一定機率對地球上的生物造成直接傷害,如果解體后的碎片離地面幾十上百米時發生爆炸,則會對一定區域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本次發現的2023 CL3,直徑達到了200米,其材質尚不明確。一旦與地球發生碰撞,并穿過大氣層抵達地球表面,則會在地表產生撞擊坑,釋放的能量與核彈差不多,并會出現強烈的沖擊波、熱輻射、地震和海嘯等災難現象。
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這個潛在威脅。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應對來自宇宙威脅的能力也在逐漸提高,NASA就在去年9月剛完成了一項小行星防御測試-DART任務,并成功使其偏原來離軌道。對于此次任務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小編之前發表的一篇文章《9.26 世界首次!即將見證NASA的小行星防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