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情書》自1995年上映以來,就獲得了無數人喜愛。
這是一部純愛電影,講訴了少年少女的暗戀故事,同時牽扯到人物成年后的人生走向。
年少時的暗戀過于青澀讓人銘記于心,但這部電影之所以經典,不是因為講述愛情,而是對生與死的深刻解讀。
愛情其實只是人生中很小的部分,它的美好確實值得人向往,但還有些東西是比這更重要的。
那就是懂得如何面對身邊人的逝去,如何對過去釋懷,并好好生活。
影片有好幾個場景都在刻畫親人逝去后,身邊人表現出的「無所謂」態度,可就是這些「無所謂「里,往往藏著他們心底最痛的回憶。
01
死亡,是這個家庭隱藏最深的矛盾
在日本小樽市里,有一戶人家坐落在即將拆遷的鐵路旁。
這戶人家里的爺爺不愿意搬家,即使房子很破舊,他依然不為所動。
房子是他最后的歸屬,里面裝載了太多東西,包括他對離世兒子的記憶。
女藤井樹是他的孫女,正和媽媽一起去看新房子的路上。
媽媽對爺爺一直有點怨念,她討厭這個房子,因為她在這里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很快母女倆就看好了市區的一套房子,她們說服了爺爺要搬家,可女藤井樹突然生病了。
因感冒過重不愿去醫院醫治,女樹倒在了家中。
爺爺打算背孫女去醫院,可媽媽卻堅持要等救護車到來,二人僵持不下。
大雪覆蓋的小樽,路面滿是積雪,救護車要一個小時才能到。
情急之下,媽媽說出了這句話:「你要把她也害死嗎?」
原來當初女樹的父親也是因為高燒去世的,當時也是這樣的雪天,爺爺執意要背其去醫院,導致其搶救無效。
爺爺說:「 那次只用了40分鐘,現在我可以更快,我可以用跑。」
現在這麼大的雪,救護車一時可能開不進來。
看著爺爺篤定的神態,以及不知何時才會停的大雪,媽媽還在猶豫。
爺爺看著媽媽,等她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三人闖進了漫天大雪中。
02
信任的瓦解與重建,都在一瞬間
《情書》里最讓人淚目的場面是什麼?不是博子面對雪山釋懷,不是女樹看到照片掩面哭泣,而是爺爺背著孫女在雪地里跋涉。
那是與死神的斗爭,是對生命的捍衛。
影片的開端,就是以男樹的死亡將一切鋪陳開來。
博子躺在雪地里,感受男樹窒息而亡的痛苦。
秋葉對博子愛而不得,只能默默守護。
男樹父母看似樂觀,可誰曾知道他們流過多少眼淚。
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帶給身邊人的卻是無盡的壓抑和痛楚。
女樹父親的去世也是如此,因為一場意外,讓爺爺和媽媽成為了「仇人」。
在媽媽看來,爺爺因為一意孤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她無法原諒。
而爺爺懷著這種愧疚感,無數次往返計算著家和醫院的距離,想彌補自己的過錯。
死去的人早已逝去,活著的人還要計較得失,終歸是那份不甘心在作祟。
不能釋懷的人,會將「憤怒」轉移到周邊人身上,把自己陷入一種可悲的境地。
媽媽「憎恨」爺爺,可為了女樹她還是賭了一把,和爺爺在雪地中跋涉。
七十多歲的老人背著二十多歲的孫女,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雪地中,無數次摔倒又爬起來。
他氣喘吁吁地望著遠方,那里白茫茫一片,什麼也沒有。
老人眉毛上堆滿了雪,同時還有一股吃力感,為了將孫女送到醫院,他絲毫不敢停歇。
38分鐘后女樹被送到了醫院,爺爺躺在了病床上,他完成了自己的圓滿。
媽媽和爺爺的心結,也在此時打開。
03
釋懷,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初戀很美好,很多人一生都放不下,博子就是這樣的人。
男樹恰好死在了博子最愛他的時候,兩人已經求婚,本來都要步入婚姻殿堂了。
一場意外,打亂了所有。
像男樹這樣帥氣且對另一半又好的未婚夫,如果是你,你會忘記嗎?
博子甚至要跟女樹通信,不斷挖掘未婚夫的過去,甚至在得知自己可能是替身的情況下,也依然放不下他。
是博子太傻了嗎?不是,而是博子太在乎了。
因為在一起的時光太過美好,讓人產生了對未來的憧憬,所以才念念不忘。
影片后面博子的釋懷,更像是對過去的告別,而不是對男樹的告別。
因為知道那不能再重來,所以把一切都埋藏起來,選擇了新的生活。
愛與不愛,在當下來說沒那麼重要,過去的經歷才是最真實的。
同理,媽媽和爺爺因為父親而結怨,也因為女樹而釋懷,他們終于不再沉溺在遺憾之中。
媽媽這麼多年總是冷落爺爺,是因為不舍丈夫的離世,認為爺爺是間接罪魁禍首。
但爺爺怎麼會害自己的親兒子呢?他太著急了,比任何人都著急,才背著他去醫院。
父親的逝世是兩人都不愿面對的場面,隔閡也是在此時產生的。
時隔多年爺爺以同樣的方式救回了女樹,媽媽才明白,爺爺當時的選擇可能是對的。
只是在死神面前,我們沒有商討的余地,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
我們揪著不放的,只不過是那一股不甘心,和命運對自己的不公罷了。
那當身邊重要的人離開后,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生活呢?
不是遺忘,不是沉默,而是學著去珍惜。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懂得放下,才能開啟新生。
回憶不應該是沉重的,它也可以是輕盈的,隨著我們的生命一起流動,直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