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并不是永遠都是晴空萬里,也會有狂風暴雨。
在我們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中,也并不都是用善良就能換來善良,用真誠換來真誠,太多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
當自己真正以誠相待時,換來的是心寒與嘲諷,有時候還會招惹一些無妄的謠言,不管你如何解釋都是徒勞,甚至反而讓別有用心之人愈發猖狂。
倘若你誓要與之較真到底,在這些沒有底線的人眼中總會做出一些大跌眼鏡的事情,讓你惡心,你越是斤斤計較,反倒沒有勝出的感覺,還會陷入到煩躁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有句話說:
「當你打開一扇窗的時候,不僅會有陽光與微風進來,還會有蚊子與蒼蠅一并混進來。」
一個人,最明智的方式,就是要懂得不能用對待正常人的方式看待爛人爛事,換一種角度,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在我看來,以下三點,是報復一個人最狠的方式,不僅厲害還有遠見。
1 最高級的回擊:沉默
《新唐書·陸象先傳》中寫道:
「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
一個人太在乎別人的流言蜚語,只會讓自己陷入到內耗中,變得心神俱疲。
這世間,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值得你付出時間與精力,而是要選擇忽略一些人對于自己的影響,選擇沉默就是最高級的回擊。
孔子的弟子遇到一個人,對方問他一年有幾個季節。
對于這個常識問題,孔子的弟子隨口就說一年有四季。
可是,對方矢口否認,偏偏認為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根本不承認一年會有四季。
與對方爭論不過,弟子找到孔子來解圍。
聽完事情原委,孔子說一年只有三季,是自己的弟子錯了。
眾人不解。
孔子後來解釋,那個人是螞蚱變化而來,根本沒有見過皚皚白雪的冬天,所以才會堅持一年只有三個季節。
與這樣的爭論,哪怕辯論到天昏地暗,也沒有結果。
別忘了,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與自己不同層次,或者是不同水平的人爭執,最后往往是對牛彈琴,沒有意義。
所以,面對一些爛人爛事、蠢人蠢事,不是據理力爭,而是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回擊。
你越是沉默,就是不把對方當回事,反而更讓對方無計可施,乖乖地退到一邊。
更重要的是,人生短暫,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這樣的人身上,非常不劃算。
2 最聰明的回擊:精進
有這樣一個現實的真相:
「你越弱,身邊的壞人越多;因為你從來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壞人才會盯上你。想要解決沖突,改變現狀,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提升自己,改變弱者的地位。」
人性復雜,一目了然。
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仗著自身的優勢以強凌弱,或者恣意欺負他人凸顯優越感,沒有半點憐憫之心與善良之意。
最諷刺的是,他們一旦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完全就換成另外一副嘴臉,那就是變成一個「善良」的人。
所以,人與人交往的潛規則里面,有一條就是當你真正變強大了,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與善良。
你越是變得強大,對于那些討厭的人望塵莫及,他們絕對不敢輕易再次得罪你。
于是,想要對一些人的報復,最聰明的回擊,就是通過精進,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看過一句話:
「喜歡一個人,可以盡力去表達,不喜歡一個人,可以盡量躲開。」
這個意思不是步步退縮,而是讓自己離開討厭的圈層,才會遇見更好、更優秀的人,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唯有不斷精進,一點點提升,才會夢想成真。
如果暫時遇到一些人的輕視,沒必要自暴自棄或者自輕自賤,而是要蓄積能量、提升自己,讓自己逐漸強大完成蛻變,就能改變現狀。
當你越來越強大了,也就改變了自己交往的社交圈,真正遠離了爛人爛事,讓自己越來越好。回想一下,甚至還會覺得那些人的行為幼稚可笑,因為他們的一生也不會有多大出息。
3 最合適的回擊:算賬
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網友推文說,自己的舅舅因為鄰居占用了自己的宅基地,只要提起此事,就憤怒不已、大動肝火,與鄰居爭吵不停。
短短幾年時間,讓自己患上了癌癥,一病不起。
在我看來,這世間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讓自己承受著所有錯誤的代價。
我們要清楚這樣一個事實:
當我們將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放在與人爭論的事情時,其實就是不停消耗自己的時間成本、情緒、專注等等,不管輸贏,都已經付出了太多。
為了錯誤的人,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最終還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真的是得不償失。
作品《將夜》中有句話:
「生氣這種事,就是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非常不劃算。」
所以,當我們在生命中碰到了爛人爛事,最合適的回擊,就是「算賬」。
算賬,就是通過得失比較,讓自己清楚一旦與爛人爛事糾纏,自己需要付出的各種成本,繼而讓自己懂得最正確的選擇。
其實,通過這個方法也可以避免自己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明明是對方造成的錯誤,如果自己能夠清楚算出得失,就不會這樣的煩惱繼續糾纏自己。
《教父》中有句話:
「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這句話的背后,也是說自己不能看出其中的得失,就容易陷入到情緒中不能自拔,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力,還會讓自己身心受傷、得不償失。
人生路上,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勇往直前,而是面對一些爛人爛事有方法的去處理,才是真正的聰明,也是自我有遠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