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遭遇極端高溫炙烤,韓國「高溫夜」連創新高,日本刷新41.2度歷史記錄
東亞地區正經歷著嚴峻的氣候考驗。日本與韓國兩國目前飽受異常酷熱天氣的侵擾,兩國均打破了引人擔憂的氣象記錄。韓國經歷了創紀錄的連續22天「高溫夜」現象。所謂「高溫夜」,是指夜間最低氣溫仍然持續徘徊在25攝氏度或以上的情況,這對于人體恢復、特別是對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群體影響巨大,打破了人們對夜間通常相對涼爽的預期。與此同時,日本在最近的一次熱浪中,測得了令人震驚的攝氏41.2度的歷史最高氣溫,這標志著該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溫度頂峰被刷新,極端熱浪的威脅已不容忽視。
鄭明典透過海溫距平圖揭露,日本北海道周邊海水溫度遠高于正常水平,應該是歷史新高。
鄭明典解釋,「距平」是將海水溫度現況減去長期的氣候平均值。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日本北海道周邊的海溫距平值非常高,顯示當地海水溫度遠高于正常水平,應該是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台灣所在的緯度帶,海溫距平值卻明顯偏低。
鄭明典指出,這正是因為七月時的大型低壓帶(季風環流圈)發威所致。
這項分析再次印證,東亞地區的天氣與海洋系統是相互連動的,台灣的豪雨與日韓的酷熱,並非各自獨立的事件,而是同一個巨大天氣系統所造成的。
台灣地區在季風環流圈影響下所經歷的頻繁豪雨及其伴隨的相對偏冷海溫,與日本、韓國因同屬該環流圈下沉區而遭受的持續酷熱和海洋異常增溫,決非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氣候事件。它們根源相同、本質相連,是同一個覆蓋東亞的、宏大的天氣系統——季風環流圈——在不同區域展現出迥異卻又內在統一的物理表象。這也凸顯了在理解和預測區域極端氣候事件時,必須考慮這種大規模天氣系統及其海洋相互作用的復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