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你知道嗎,貓咪其實也有「MBTI」

Siang Malam 2023/07/29

每個家里養貓的人,都會觀察到貓咪的脾氣也千奇百怪。

它可能是安靜高冷,整天呆在一個地方,甚至主人回家的時候看都不看一眼。它也可能是活潑黏人,每天都精力充沛,在主人身邊來回打轉,時常讓人懷疑究竟是人吸貓還是貓吸人。還有一部分貓咪會在膽小怕人和活潑好動之間來回切換,在家活潑親人,出門之后就性情大變,變得膽小謹慎。

遇到高冷的貓咪室友,人類想展現自己的熱情卻總是屢屢碰壁,不僅沒有改善雙方的關系,還會把小貓咪逼的在家中四處躲藏。

E人配I貓,貓和主人都挺抓狂。主人面對貓咪復雜多變的性格時,也會常常摸不著頭腦。

小貓咪也有自己的性格嗎?

人有人格,貓有貓格

打開社交網絡,總能看到一群E人去唱KTV,第一次見面就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一人一句輪番唱跳;而躲在角落的I人鼓起勇氣拿起話筒,卻把嗨歌唱成了民謠。

MBTI其實并不是一個可靠的性格測試工具, 但MBTI的流行也反映了大家對人類性格特征的樸素觀察,那就是: 人的性格是豐富多樣的。 這讓人不禁想問,小貓咪是否也像人一樣有豐富多樣的性格特征呢? 是否也有「I貓」與「E貓」之分呢?

小貓咪也有性格之分。英國林肯大學生命科學院的一項研究,通過對家貓行為的監測和統計發現,貓咪擁有自我性格[1]。

個性指的是個體在行為模式上穩定存在的差異性,有時候也被稱為氣質[2]。貓科動物的某些行為動作,如: 弓背、豎耳、蜷縮等作為信號能夠表達它們的情緒[3]。

瘋狂炸毛哈氣的貓咪已經進入了戰斗狀態,生人快跑 / 視覺中國

貓咪用弓背、炸毛和哈氣等行為表達自己的恐懼。路邊遇到變身刺猬的哈氣貓咪,可別認為它是在友好地say hi。

如果說人有人的五大人格,那貓也有五大貓格。在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南澳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中發現, 貓咪有五種顯著的人格特征。

通過回收到的2802份問卷,研究者發現了貓咪有五種可靠的性格特征,分別是: 神經質性、外向性、支配性、沖動性和親和性[1]。

神經質性意味著貓咪的性格敏感、焦慮、怕人以及害羞;外向性是指貓咪活潑好動;支配性是指貓咪對其他貓的欺凌和掌控;沖動性是指貓咪喜怒無常和行為粗魯;親和性是指貓咪性格溫和,對人友好。其中, 支配性、外向性和親和性是貓咪主要的三種性格特征[1]。

神經質的小貓咪會在家中一直躲貓貓,主人每天進門想的都是:「我貓呢?我貓呢?我貓呢?」 / 視覺中國

比如,神經質性的貓咪更喜歡在家里的犄角旮旯瘋狂躲貓貓,總讓人懷疑自己真的有養貓嗎?親和性的貓咪通常更親近人類,一有機會就賴在人的胸口不走,一口氣總是上不來的時候,連貓奴都在想,這可真是甜蜜的負擔;至于支配性的貓咪平等地瞧不上家里的其它同類,每天想的可能都是「我發誓要做老大」。

性格就在DNA里

在目前的學術研究進展中,研究者認為貓咪的性格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年齡以及品種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關注這些因素有助于主人了解和改善寵物貓的生存條件和健康狀況。

在上文的研究中,學者發現貓咪的性格與年齡有關, 年紀大的貓咪表現得更不愛動和消極,在外向性這個指標上得分較低[4]。這種類型的貓咪需要格外關注健康問題。

年齡大的貓咪,更不愛動 / 視覺中國

看到家里的貓咪整天懶洋洋,除了要帶去寵物醫院確認健康狀況之外,還可以掐指算算,咪咪是不是年紀大了才行動不便。

除了年齡之外,品種的差異一定程度上說明貓咪性格與遺傳相關,不同品種的貓咪在性格上呈現出的反差較大。

通常人們認為,中華田園貓的性格和毛色有關。比如奶牛貓神經,橘貓穩重,其實不然。雖然貓用行為表達情緒,但研究發現,家貓毛色與攻擊行為之間沒什麼顯著的關聯[5]。

貓的毛色和品種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并不是所有品種的貓都有明顯的毛色特點。所以單純通過毛色判斷貓咪性格溫順還是暴躁,并不科學。

遺傳對性格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不同品種的差異。

根據發表在《動物》雜志上的研究,赫爾辛基大學的學者調查了英國4300只家貓,數據顯示不同品種的貓在社交性、玩耍傾向、積極性和親和性等方面存在差異,且孟加拉貓表現出更加活躍親人的氣質[6]。

乖巧甜美的布偶貓滿臉寫著歲月靜好 / 視覺中國

東京大學獸醫學研究院的學者將更多的貓咪品種納入了研究范圍。他們發現, 緬因貓的性格更加溫順,阿比尼西亞貓的性格比較活潑,同樣安靜的貓咪品種還有布偶貓和波斯貓[7]。

看完目前的研究結論,各位I人和E人是不是都有了自己的夢中情貓?

親手養成一只夢中情貓

人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家貓也不例外。除了年齡和品種的因素之外, 飼主的行為和性格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家貓的性格。

那些成天在社交媒體上發PS的B超圖,嚷嚷小貓咪是親生的主人們說的有道理, 貓似主人形。

大多數的貓科動物喜歡獨居生活[3],獨立是貓咪的天性。進入家庭生活作為陪伴寵物的貓咪,生活狀態與在野外時有很大的區別,與人類的互動也會塑造貓咪的性格。

未經馴化的貓咪在野外生活時,基本是獨來獨往的獨行俠 / 視覺中國

林肯大學的研究者將主人的性格特征納入了實驗數據。通過發放BFI人格問卷的形式,同樣采用「貓五人格「的方式,用 五種特征評估貓主人的性格,分別是親和力、責任心、外向性,神經質性和開放性[8]。

根據回收的3165份有效問卷,研究者發現,貓咪主人性格的外向性得分越高,貓咪性格的合群性得分也越高,呈現出正相關;貓咪的冷漠回避性的得分越高,同時主人的親和性也顯著較低,如果主人具有更高的的神經質水平,那麼家貓也會表現出更加焦慮的情緒和攻擊性更強的行為[8]。

貓咪的健康與和行為與主人的性格息息相關, 類似于人類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8]。作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主人的性格會影響貓咪的性格。

主人的性格會影響貓咪的性格,保持情緒穩定對人對貓都好 / 視覺中國

情緒像病毒會傳染,甚至波及到了小貓咪。ENTP性格的主人,家里的小貓咪大機率也是話癆的社交達人。

與主人的相處是家貓社會化的重要途徑,社會化的過程需要主人更多的耐心和對貓咪知識的了解。

貓的幼年時期是社會化的最好階段,主人們可要抓緊時間 / 視覺中國

韓國慶尚大學獸醫外科學與行為實驗室的研究表明,貓的社會化程度越低,對環境的敏感度越高[9]。

社會化程度低的貓咪會展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比如動不動就咬人撓人,或者沒完沒了地在家里橫沖直撞,這可能是人類認知貓咪性格較差的原因。

作為寵物貓的家貓,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陪伴主人度過。貓咪的情緒和行為受與人互動和接觸的影響,可以通過與主人之間的互動培養貓咪的性格。

貓咪的行為會根據主人的情緒進行調整,維也納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個觀點。

實驗篩選出了36組主人和寵物貓,隨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向貓咪展示積極信息,比如食物;另一組向貓咪展示負面信息,比如響聲[10]。

研究者觀察到貓咪更有可能與人類表現積極的情緒互動。難怪,下班回家的主人只要興沖沖的拿出新玩具,一定可以吸引小貓咪一起Happy。

貓咪幼年時期是社會化的最好時間,主人展示出更多的親和力和包容度,即有利于家貓形成親人溫和的性格,也有助于貓咪福祉的提高。

外向性的小貓咪需要更多的陪伴,經常陪它玩有助于釋放精力 / 視覺中國

對于敏感害羞的貓咪,不妨在家里多放小紙箱和貓爬架,好讓它能快樂躲貓貓,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以降低敏感性和攻擊性;對于外向型的貓咪可以多購買一些貓玩具,多點耐心陪伴好奇寶寶釋放精力,有利于人貓在睡眠問題上和諧共處。

出門喵喵叫是在喊救命

如果主人在挑選貓咪時做足了不同品種的功課,平時在家里也做到了溫和包容,那為什麼千挑萬選,精心照顧的貓咪還是會發生喵喵驚叫,攻擊人類的行為呢?難道有什麼重要的性格誘因被忽視了嗎?

環境會影響貓咪的性格,不僅相同品種的家貓和流浪貓的性格會大相徑庭,并且同一只貓咪到了不同的場合,性格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咪是很省心的寵物,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自娛自樂。但是家貓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離開熟悉的環境,畢竟洗澡可以主人來做,但看病總要外出去寵物醫院。

在寵物醫院看病的貓咪,滿臉寫著開心 / 視覺中國

在家里溫順可愛的貓咪到了寵物醫院就像換了一只貓,對醫生大叫哈氣,對護士拳打腳踢。

那是因為貓是一種非常膽怯的動物,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常出現應激行為反應,尤其是外出就診或短期住院[11]。其中, 喵喵驚叫是貓科動物尋求關注的一種方式[9]。所以,貓咪突然性情大變,瘋狂喵喵叫很可能是發生了應激反應,翻譯一下就是:救救我,救救我!

中國農業科學院在2021年的一項調查實驗,證實了 場景對貓咪是否發生應激行為有顯著的影響[12]。研究者篩選出了222只家貓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出門期間發生的10種應激行為的發生情況,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只要走出貓咪熟悉的生活場地,很有可能會發生性格大變的應激行為。

跟隨主人外出的貓咪,擺出了防御姿態、警惕地站在貓包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 視覺中國

相比室內測試場景,室外測試場景下家貓外出躲藏發生率顯著升高,喵喵叫的機率達到了63.1%[12]。

在寵物醫院和小區電梯里畏畏縮縮,瘋狂夾尾巴和飛機耳的小喵咪像極了在公司年會上低著頭瘋狂吃菜,卻突然被領導點名的「I」人。看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險。這一點,社恐和小貓咪深有同感。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 品種貓和田園貓外出的性格變化也有明顯不同。

田園貓對應激刺激的行為反應和指標變化的幅度最大,英國短毛貓其次,布偶貓最小[13],這也與另一項研究結果一致。

這也許就是貓貓教常說的 田園貓雖好,品種貓更香吧!」。

活著難,但面對「死」也不容易。

活著的時候要操心每天穿什麼、如何和同事打交道;臨死也還得想著穿著什麼衣服見別人最后一面、葬禮上前男友可千萬不要到場。

越來越多年輕人預立遺囑,甚至提前做好了葬禮等生前規劃。這屆年輕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似乎變得更加坦然和從容。

我們聯合華中科技大學聯合課題組, 對中國青年的殯葬文化認同情況與殯葬意愿展開調查,歡迎掃描二維碼參與。

為感謝讀者朋友們抽出精力填寫問卷,在問卷停止回收后, 我們將抽取 5 位讀者,每人獎勵 200 元。

請在問卷開頭填寫您的聯系信箱,中獎名單將在問卷停止回收后,和問卷結果推文在「網易數讀」的公眾號進行發布。

名單公布后,我們會通過郵件聯系獲獎的朋友,請注意查閱。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

長期招聘線上作者

稿費千字400/起,爆款獎勵豐厚

同時招聘浪潮內容、視訊策劃實習生及線上作者

點擊下方鏈接,投遞你感興趣的崗位

[1]Litchfield Carla A,Quinton Gillian,Tindle Hayley... & Roetman Philip.(2017).The 'Feline Five': An exploration of personality in pet cats (Felis catus).. PloS one(8). doi:10.1371/journal.pone.0183455.

[2]Sonja Elena Koski & Sonja Elena Koski.(2014).Broader horizons for animal personality research.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doi:10.3389/fevo.2014.00070.

[3]丁美琦,劉丹&姜廣順.(2021).貓科動物通訊行為研究進展. 野生動物學報(04),1206-1210. doi:10.19711/j.cnki.issn2310-1490.2021.04.036.

[4]Gartner, M. C., Powell, D. M., & Weiss, A. (2014).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the domestic cat (Felis silvestris catus), Scottish wildcat (Felis silvestris grampia),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snow leopard (Panthera uncia), and African lion (Panthera leo): 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28(4), 414.

[5] Stelow Elizabeth A,Bain Melissa J & Kass Philip H.(201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t Color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the Domestic Cat.. 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 : JAAWS(1). 

doi:10.1080/10888705.2015.1081820.

[6]Mikkola Salla,Salonen Milla,Hakanen Emma,Sulkama Sini & Lohi Hannes.(2021).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Seven Felin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nimals(7). doi:10.3390/ANI11071991.

[7]Takeuchi, Y., & Mori, Y. (2009). Behavioral profiles of feline breeds in Jap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 71(8), 1053-1057.

[8]Finka Lauren R,Ward Joanna,Farnworth Mark J & Mills Daniel S.(2019).Owner persona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ir cats share parallels with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oS one(2). doi:10.1371/journal.pone.0211862.

[9]Seong C. Yeon,Young K. Kim,Se J. Park... & Hyo J. Lee.(2011).Differences between vocalization evoked by social stimuli in feral cats and house cats. Behavioural Processes(2). doi:10.1016/j.beproc.2011.03.003.

[10]Merola I,Lazzaroni M,Marshall-Pescini S & Prato-Previde E.(2015).Social referencing and cat-human communication.. Animal cognition(3).

doi:10.1007/s10071-014-0832-2.

[11]張雪,李馨秋,張迪&林德貴.(2023).貓的情緒管理. 中國獸醫雜志(06),107-111.

[12]舒航,顧憲紅&崔永坤.(2023).家貓外出應激行為及影響因素. 家畜生態學報(01),62-67.

[13]張海洋,朱秋祥,高志誠,賈坤,王京煜,冀錦朝...&李守軍.(2023).貓急性應激模型的建立及診斷標志物的篩選. 畜牧獸醫學報(03),1249-1260.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李文琦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后台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點擊「 閱讀原文」,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