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是一個人晚年生活的開始,一輩子為了家庭、為了事業辛苦付出,
到了晚年之後,就想過寧靜安閑、幸福安康的生活。
人到晚年,早就應該看透功名利祿,不再像年輕時一心建功立業,而是要開始追求寧靜致遠的養老生活。
到底怎樣做才能安享晚年?人到50,晚年是否有福氣,看看身上有沒有這二樣就夠了
一、健康的身體:乃安身之福
人到六十,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平安幸福的過日子。
如果體弱多病,不僅自己每天痛苦,還會拖累家人和兒女,
影響他們的工作和事業,給整個家庭帶來禍患,這樣的晚年是不會幸福的。
想要晚年幸福,就要在年輕時給自己的身體打好基礎。
南懷瑾大師說過:
「想讓身體健康起來,其實非常簡單,一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二是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
人到50,如果做到這樣,不僅身體比別人年輕,心態也比別人年輕,
這就是晚年的安身之福,晚年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二、養老的金錢:乃安心之福
人生都是在為了功名利祿而奔波,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人生,
如果能夠參悟透徹人生的智慧,才知道詩酒田園才是我們嚮往的安樂生活。
網路上有個講錢的順口溜:
「做人掉進錢眼裡,滿身銅臭沒人理;錢財都是身外物,可別為錢瞎忙活。」
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不要把金錢利益看得太重,沉迷于金錢,
希望天上掉餡餅,只會讓自己在利益的誘惑面前吃大虧。
讓老年人不要太在乎金錢,正是因為老年人養老最需要錢,所以要顧好自己養老的本錢。
如果把養老錢拿出去做高風險的投資,一旦出現損失,不僅老年人的身心無法承受,
晚年也會失去保障,這樣的晚年不會有好福氣。
我們常說:
「老有所依。」
依賴的就是養老的錢,手中有糧,身上有錢,老年人才會安心,這才是晚年能夠享福的保障。
人到六十,一個人的福氣雖然離不開健康和金錢,但是更離不開心態和境界。
遇到挫折拿得起,遇到煩惱放得下,用人生的智慧把晚年經營好,做好萬全的準備,福氣就會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