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鳳凰颱風最快今(5)日生成,威力不容小覷,可能發展成中颱,而且高機率威脅台灣,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下週一(10日)開始東半部降雨增多,下週二至週四(11至13日)影響最大。

吳聖宇在臉書表示,準鳳凰起來蠻有機會成為威脅台灣的11月份颱風,預計下週一開始東半部降雨增多,下週二到週四影響最劇烈,至于路徑則決于高壓的強弱變化,大致分為兩種可能。
吳聖宇指出,由于颱風轉向的時候北邊沒有短波槽,所以比較偏向沿著高壓邊緣北轉的過程,因此轉向的時間、位置、角度等,要取決于颱風本身的環流大小跟高壓之間互動的程度,颱風越大越早北轉。吳聖宇說,比較好的情況是颱風先侵襲菲律賓,進入南海後再北轉,屆時強度應該減弱不少,如果是在轉向成功後才經過台灣,速度會比較快,影響的時間也會縮短,但目前颱風走向仍未定,還需持續觀察。
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透露,熱帶性低氣壓TD-29目前仍位于關島南方海面,尚未增強為颱風,預估在今(5日)、明(6)日有機會增強為今(2025)年第26號颱風「鳳凰」。
關于TD-29未來路徑,初期將往西北至西北西移動,先趨向菲律賓呂宋島,下週一(10日)侵襲菲律賓後,就有機會往北轉,或是向西北西往南海前進,所以這段時間需要密切留意動向。不過粉專指出,本週對台灣還沒造成影響。明日台灣氣溫回升,桃園以北、宜花有局部短暫雨,白天維持在27°C 至29°C;臺東、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的機率,白天約29°C;其他地區多雲到晴,白天約29°C至32°C。週五(7日)至週日(9日)天氣更穩定,僅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

不過要注意的是,斜紋夜蛾族群密度上升,要提高警覺。粉專叮嚀「定期巡田、提早監測是關鍵!」,可設置性費洛蒙誘蟲器,掌握族群密度變化。當發現卵塊或初齡幼蟲時,可透過人工移除,有效減少擴散。若害蟲已大面積發生,可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採用核準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