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先生曾說過:「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欣賞她,又怎樣駕馭它。」
走入婚姻,誰都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走著走著,有的感情卻是漸生涼薄分崩離析,說到底,是沒有懂得婚姻經營之道。
兩個人結婚過日子,難免會有磕磕絆絆,想要一段長久美好的婚姻,就一定要懂得進退知止。
尤其對于女人來說,夫妻關系再好,也不要對男人做這3件事,除非你想失婚!
01
不要處處遷就
在一段感情里,不管你多愛一個人,千萬不要處處遷就他,對他卑微討好。
因為,盲目包容換不來愛情,費力討好等不到真心,你越是遷就,對方就越不拿你當一回事兒。
正如《知否》中盛淑蘭,作為豪門貴女下嫁給一窮二白的孫秀才,卻因為軟弱的性格被婆家欺負得甚是凄慘。
無論是孫秀才整天在外花天酒地,讓她長期到婆婆房中伺候,還是不停地張羅納妾,淑蘭也事事依他,從沒說一個「不」字。
為此,孫秀才愈加氣焰囂張,執意納妓為妾,口口聲聲說要休了她。
明明淑蘭什麼都沒做錯,和離也要損失個人名譽和一半嫁妝。
作家蘇芩說:「不是拼命對一個人好,那人就會拼命愛你。」
你什麼都以他為主,換來的反而是肆無忌憚的索取和傷害,夫妻本該彼此愛護,你的包容與忍讓,也一定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適時的遷就,但得不到珍惜的付出,要及時止損,畢竟低到塵埃里的真心,生不出歡喜。
時光漫長,唯有你的獨立、自尊、自愛,才是被人寵、被人疼的關鍵。
02
不要斤斤計較
有人說,最傷害婚姻的,是伴侶的斤斤計較。
深以為然。
一點雞毛蒜皮的矛盾,就指責辱罵;一些日常生活的開支,總心生不平,抱怨付出。
夫妻本是利益共同體,這樣斤斤計較的相處,在意分毫得失,習慣錙銖必較,注定婚姻無法穩定持久。
還記得在《愛情保衛戰》中看過這樣一對夫妻,家里的大小事,妻子都要「計較」一番,男人直呼日子過不下去了。
有一次,男人下班順路送一個同事回家,妻子非要找同事平攤油費,讓他尷尬不已;男人去超市買菜,蔬菜瓜果比菜市場稍貴,妻子又找他大吵一頓,埋怨他不會過日子;做家務帶孩子,她也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計較對錯、計較得失、計較輸贏,她小氣刻薄的樣子,讓身邊之人身心俱疲,困苦連連。
周國平說:「一段舒服的關系,不是來自刻意取悅,也未必是天生投契,最關鍵的相處法則,是不計較。」
誠然如是。計較多了,感情就淡了;算計多了,情誼便散了。
聰明的女人,懂得以誠動人,以心換心,彼此體諒,方得長久。
03
不要事事依賴
很喜歡宮崎崎駿的一句話:「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
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生活如此,感情亦是。
婚姻中事事依賴男人,你會磨平原本的志氣,喪失自己原有的光彩,即便你全心全意付出,也無法改變男人一朝變心那一刻的無情。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一畢業就嫁給陳俊生當起了全職太太,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公,出門有司機,在家有保姆,養尊處優的生活早讓她失去了獨立的能力。
眼高手低又愛做作的她很快被陳俊生嫌棄,堅持離了婚,逼她搬出了那個原以為一輩子遮風避雨的家,失去一切的羅子君一度不知如何生存。
事實證明,適度的依賴,可以讓男人在女人身上找到存在感,感情升溫;而過度的依賴,只會讓男人感到負累,日漸厭倦。無論何時,女人都要擁有自我獨立的能力和底氣,完全依賴別人得來的體面,也會因為別人的離開而轟然失去。
人生實難,唯有自己,才是彼岸。
作家清歡說過:「這世間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理想婚姻,只有愿意經營婚姻的兩個人。」
婚姻是兩個人的相濡以沫,不是一個人喜怒哀樂,即使愛得再深,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懂得分寸尺度,夫妻關系再好,也會被消磨殆盡,遲早分道揚鑣。
好的感情,是相互獨立又彼此相依,是兩情繾錈又有個人天地。
往后余生,愿你我學會好好經營,于瑣碎中看見美好,在平凡中得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