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颱樺加沙豪大雨影響,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泥流直接灌入光復鄉。(農田水利會花蓮管理處提供)
堰塞湖泥流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洪水遭沖斷。(東穩通運授權提供)
家園被泥流淹沒,民眾被監視器拍到坐在柱子上打電話求助。(摘自網路花蓮人社團)
光復鄉被大水淹沒,救援軍卡也被漂走。(民眾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民眾緊抱著市場旁的柱子,以防被大水沖走。(摘自網路花蓮人社團/王志偉花蓮傳真)
馬太鞍溪堰塞湖相關位置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夾雜大量土砂衝進光復鄉市區,瞬間淹沒半個光復鄉,上百輛車載浮載沉,居民紛紛爬上屋頂、二樓逃難,鄉長林清水無奈地說,「慘到不知如何形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晚8時統計,有2位因病無法送醫而死亡,另有30位失聯、28傷及263人受困。
賴清德指示 全力協助救援
災民上傳許多現場畫面,包括軍卡在內的大小車輛被洪水衝走、市區道路宛若河流動盪,怵目驚心的場景震撼全國。
賴清德總統昨晚表示,已請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合各部會,全力協助花蓮縣府採取緊急應變措施,並投入救援。待溢堤狀況解除後,中央將請環境部與國防部,支援地方政府進行災後清理與復原工作。
7月薇帕颱風帶來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面積約110公頃,滿水量約9100萬噸相當于1個南化水庫水量。
樺加沙來襲前,林保署花蓮分署示警堰塞湖將溢堤,縣府撤離馬太鞍堰塞湖下游光復、萬榮、鳳林3鄉鎮民約3285人收容在當地活動中心,部分居民留在家中垂直避難。
昨午2時50分首波溢流後,4時50分出現第2波洪水,堰塞湖驟降13公尺估算有27萬立方公尺泥水往下游沖,馬太鞍溪橋在下午3時30分遭大水沖斷,大水從馬太鞍溪堤防缺口蔓延,洪水一路沿花蓮溪向北奔騰30餘公里往花蓮溪出海口,泥流瞬間造成光復市區大淹水,水深約1樓高,民眾見狀往2樓逃難。原住民立委黃仁聞訊緊急通報軍方支援。
王姓女網友在臉書上傳影片,一名穿橘色雨衣的婦人光復鄉中山路二段的光復市場緊緊抱住路旁水泥電線桿,在水深及胸的湍急洪水中掙扎。女網友焦急地發文求救,「有在光復市場義水煎包附近的人,可以幫忙救救我媽媽嗎?已經報警,但是水還是在漲,希望附近的人有救生艇,或是能讓她抓東西的話,能幫忙嗎?」令許多網友揪心又焦急。
農業部8月評估 無立即危險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昨山區仍在降雨,堰塞湖測水儀器已被沖壞,所剩水量要待出動空拍機觀測。花蓮縣消防局前往光復糖廠設前進指揮所,並向宜蘭、台東、屏東、新北消防請求支援,縣長徐榛蔚強調「人命優先」。
立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昨日指出,立院8月中旬協商600億元的《丹娜絲颱風重建特別條例案》時,國民黨就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該特別條例,請行政院督導相關部會及花蓮縣政府,研提對策。
農業部長陳駿季當時說,一定努力處理,但經評估認為「花蓮堰塞湖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但為下游居民,會努力去做,因需專業工程評估,並兼顧施工安全性,無法在1年內清掉。
農業部昨晚澄清,第一時間已召集各領域專家思考對策,7月下旬成立堰塞湖應變小組,但礙于地處偏遠且量體龐大難以處理,因此該採加強監測及提。至9月20日,農業部仍召開專案會議商討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