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乒乓球女單奧運冠軍孫穎莎因一張幼兒園畢業照的曝光陷入年齡造假風波。這一事件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公眾圍繞其出生日期與照片拍攝時間的矛盾展開激烈討論。結合多方信息與分析,事件的爭議點與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輿論風波源于一張幼兒園畢業照與年齡推算產生的矛盾,照片標注的拍攝時間為2006年6月,根據官方公開信息,孫穎莎出生于2000年11月4日,推算拍攝時其年齡為5歲半。有質疑者指出,按照常規幼兒園入學年齡(3歲)及學制(3年),畢業時應滿6歲,因此推測孫穎莎實際出生年份可能為1999年,涉嫌改小年齡以符合青年賽參賽資格。
眾所周知,體育競賽從不缺少更改年齡的案例,比如在我們國內籃球圈的郭艾倫和易建聯等球員,就被媒體曝光疑似更改年齡的可能性。 而在乒乓球的青年賽事中,年齡限制常以自然年為劃分標準(即1月1日為界限)。若運動員將出生日期改為1-2月,即可在同齡組別中多參賽一年,獲得競爭優勢。這一現象在體育界曾有先例。
然而年齡造假造假是伴隨著很高的鋒線,通常需配合骨齡測試結果調整,若修改幅度過大(如超過半年),骨齡差異易被檢測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