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追風箏的人》: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是和自己相處

温晗晗 2023/07/20

「一個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長大后只能是個懦夫。」小說《追風箏的人》中,父親的一句話,為阿米爾的半生煎熬定下基調,由此引出一場25年的人性糾葛大戲。

阿米爾和哈桑本是形影不離的玩伴,可阿米爾卻屢次背叛好友,將哈桑置于厄運的深淵。

此后多年,阿米爾一直彷徨不安,終于在成年后決定克服軟弱、償還罪孽,走上自我救贖之路。

《追風箏的人》是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書中,謊言與背叛、罪惡與欺騙相互交織,悲情的故事令全球讀者震撼。

書外,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被搬上熒幕,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等榮譽,在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初看小說,無不為阿米爾的膽小怕事而憤懣、為父親欺瞞的真相而震驚。但站在成年人的世界仔細想來,卻也不難發現這些都是人間真相: 善惡交織、光影并存本就是真實的人性。

也正因如此,如何與自己相處才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大的一門功課。

不要輕易撕開人性的「惡」

阿米爾在童年闖下滔天大禍,一切皆因嫉妒而起。

他本是養尊處優的少爺,想要什麼唾手可得,但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親的贊許,迎接他的只有父親冷漠的臉和嚴厲的苛責。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嚴肅的父親居然對仆人的兒子哈桑關照有加,不僅為哈桑勞心費神地籌備生日禮物,還為他花重金治療兔唇。

父親對哈桑的關愛讓阿米爾心中的嫉妒像野草一樣瘋長。他認定是哈桑搶走了自己的寵愛,奪走了自己的父親。盡管哈桑對他百依百順,卻依然平息不了他心中的妒火。

有一次,哈桑在為阿米爾撿風箏的途中,遭到惡霸小子阿塞夫的侵犯。

此時,阿米爾正在目睹一切,卻沒有挺身而出,任憑哈桑在一堆小混混中受盡凌辱。

他寬慰自己,這是哈桑分走父親寵愛應付的代價。只是無論他怎麼為自己開脫,一想到哈桑沾滿鮮血的褲子,他還是羞愧難當。

在良心的日夜折磨下,他選擇逼走哈桑。他誣陷哈桑偷竊了自己的東西,逼仆人帶著哈桑離開這個家。

電影《東邪西毒》中有句台詞:「其實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嫉妒。」

在阿米爾眼里,哈桑是仆人,是兄弟,更是對手。不管是因為一時糊涂釀成大錯,還是因為一己私利不辨是非,背后都是嫉妒的在作祟。嫉妒一旦生根發芽,很快就會破土而出,釋放出無窮無盡的惡意。

人性是復雜的,誰都躲不過貪嗔癡。惡魔只要被放出來一次,就會有後來的無數次。

人性從底線被打破的那一刻就會踏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永遠都不要輕易撕開「惡」的口子。

守住本心,守住善,成全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敢于直面「灰色」的自我

後來,阿富汗戰亂頻仍,阿米爾和父親移居美國,過著安穩幸福的生活。可是,哪怕遠離了故土,遠離了哈桑,那段往事卻一直啃噬著阿米爾的內心。

突然有一天,老友拉辛汗的一通電話,在他心中掀起驚天駭浪:「來吧,這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這一次,阿米爾終于無路可逃,決定不遠萬里奔赴巴基斯坦,尋求救贖。

見到拉辛汗后,欺瞞已久的謊言也被揭開。原來,哈桑是父親的私生子,也是自己的親兄弟。驚愕之余,阿米爾才意識到當初的行為有多麼不堪:不僅對哈桑見死不救,還將他趕出家門……

一波接一波的愧疚涌向阿米爾,他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痛恨不已,然而更令他痛心的是,哈桑早已去世,只留下一個下落不明的兒子索拉博。

此刻,對阿米爾而言,贖罪的唯一辦法,就是將索拉博找回來,不再讓他流離失所。

可是,阿米爾猶豫了。

他在美國婚姻美滿、事業有成,如果在戰火紛飛的喀布爾發生意外,自己積累半生的財富就會化為烏有。更重要的是,他完全可以花錢雇人找回孩子,沒必要親自涉險。

在各種情緒的博弈下,阿米爾趨利避害的本性再次暴露出來。

人性就是如此復雜,既斟酌得失,又懊悔不堪;既精致利己,又問心有愧。誰不是一邊權衡利弊,一邊又害怕自己良心不安呢?

一個人的品性并不是非黑即白,世間事也并不一定能分是非對錯。更多的時候我們都處在「灰色地帶」,光輝與晦澀并存。

真正勇敢的人,敢于凝視內心的狼藉,會在善與惡之間選擇更靠近光明的那條路。

無論一個人的過往如何,當他敢于正視自我、直面過去的時候,便是成長的開始。

永遠相信世間有「因果」

終于,阿米爾決定親自找回索拉博,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孩子被童年凌辱哈桑的阿塞夫擄走。

阿米爾要帶走孩子,必須過阿塞夫這關。

懦弱的阿米爾鼓起勇氣,打了人生中第一場架:他的牙齒掉落,肋骨折斷,內臟破裂出血。可在傷痛與血淚的洗禮下,他反而如釋重負,笑得酣暢淋漓。

阿塞夫的鐵拳,讓阿米爾褪去懦弱自私,變為一個肩負責任的真男人。

對于阿米爾的蛻變,書中這樣寫道:「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善與惡僅有一念之隔,而從惡與向善的轉變,也不過纖毫之距。

在這場戰斗中,阿米爾被打得遍體鱗傷。情急之下,索拉博拿起彈弓,打瞎阿塞夫的左眼,兩人得以出逃。

最后,阿米爾重傷痊愈,把索拉博帶回美國養在身邊,視如己出。

阿米爾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置辦精美的房間,報名各種課外活動,可孩子始終沉浸在痛苦中,不發一言。

直至一次,阿米爾為索拉博追風箏,說出了冥冥注定的那句話: 「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些哈桑對阿米爾做過的、說過的一切,如今宿命般地輪回在阿米爾身上,而在種種溫情的感化下,索拉博的內心傷口逐漸愈合,露出久違的微笑。

一場長達25年的內心糾葛,在一次次自我救贖與因果輪回中,就此謝幕。

佛家有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就是一張大網,所有人都難逃其中:犯下的罪,作下的惡,皆會如數奉還;施行得善,種下的因,都會來日相報。

要問人這一生如何才能過得問心無愧,無非是敬天愛人、常懷敬畏。

學會和自己相處,就學會了和世界相處

曾經,阿米爾膽小如鼠、懦弱怕事,無數次躲在哈桑身后,25年后,他穿過險峻的地域,為索拉博千千萬萬遍挺身而出。

人要打開心結,一邊靠直面過去,一邊靠自我救贖。往事無法逃避,痛苦也不能自行消退,人只能在一次次的自我審視中獲得新生。

人生就是如此,摸爬滾打一世,用大把時間迷惘,在幾個瞬間釋然。

放下執念、接納自己,是人生路上恒久的課題。接納自己的懦弱,也相信自己的勇敢;接納自己的過錯,也相信自己會蛻變;接納自己是一個有陰暗面的人,但永遠向陽生長。

一個人無法抹殺自己的過去,只能以余生之力為自己的決定買單。幸運的是,雖然沒人能十全十美,但每個人都能不斷踏上通往更好的路。

當你學會了和自己相處,你的世界就會豁然開朗。

愿我們都能淬煉出強大內心,不懼過往來路,活得無愧于心。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