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歷史讀多了就知道,「奸臣」總是善用這種辦法!

温晗晗 2023/01/08

古人云: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中華民族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明,數千年的歷史,大大小小的各類事件,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讀懂,也就相當于讀懂了整個人生。

雖然當下社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性。因為所有的事情,無論好與不好,都是人做出來的,人要說話,要做事,就不可避免的要依照人性,你讀懂了歷史,讀懂了人性,對于你更好的走完自己的一生,有莫大的幫助。

俗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生活中,隨處可見各種「小人」,如果我們不能識別,就只能被其所算計,而受到傷害。來看看古代的「奸臣」都是怎麼迫害忠良的,我們就可略知一二了。所謂的「奸」,就是奸猾,奸巧,不明目張膽,表面上不讓你看出來,但是暗地里卻跟你較勁,使壞心眼,令人防不勝防。

孔子講了一句話:「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譖」就是講人家的壞話,「愬」是心理的埋怨攻擊。

意思就是像水慢慢浸潤一樣,像刀切膚那樣的讒言,毀謗他人的話語,或者是在心里日積月累的這種抱怨,如果一個人能夠接受這樣的考驗,就可為是「明智」了。換句話來說,真正的小人,其實也正是善于采用這樣的行為去傷害人,往往傷人于無形之中。

南懷瑾先生說:「當你歷史讀多了就知道,奸臣毀磅忠臣都是用這個辦法,今天說一點,明天搞一點,看起來好像不痛不癢的一些小事,但是積累多了,皇帝就不知不覺對那個忠臣生起厭惡之心,最后發展到非殺了他不可。」

這樣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這種人是最壞,最奸的人,總是善于利用這種方法,在背后說人壞話,用盡了心機去詆毀人家。如果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則一定要警惕小心了。

我們要善于識別對方的內心,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是十分擅長偽裝自己的。也許表面上看起來很謙虛,很謹慎,甚至看到人都彎腰弓背,打躬作揖,說起話來又那麼客套,好像彬彬有禮的樣子,其實內心中卻暗藏了一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傷人。只有你擦亮眼睛,認真識別了,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可能避免傷害。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