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湖區近日連續成為全台高溫冠軍。(示意圖/Pixabay)
台北市內湖區近日連續成為全台高溫冠軍。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昨(5)日高溫達攝氏38.0度,前(4)日更飆上38.5度,3日也達37.9度,連三天高溫破表。對此,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也做出解釋。
林得恩分析指出,近期太平洋高壓西伸,加上颱風「麥德姆」帶走大量水氣,使台灣上空天氣穩定、少雲且陽光強烈,太陽加熱效率大幅提升。由于台北地區的熱島效應顯著,熱氣不易散出,導致高溫持續累積。
他進一步解釋,內湖連日高溫可歸納出4項主要原因:首先,內湖位于台北盆地東北角低窪地帶,四周環繞大崙山、金面山及圓覺寺山,熱空氣受山勢阻擋不易流通,夜間冷卻效率低,形成「熱窪地」現象。
其次,內湖區都市化密集,包括內湖科技園區與東湖住宅區,建築與柏油面積廣,吸熱後難以散熱;企業辦公與交通活動產生大量廢熱,強化了當地熱島效應。
第三,通風廊道規劃不足。林得恩指出,台北市既有通風廊道多集中在淡水河至基隆河沿線,內湖地區受大型建築阻擋,東北季風與海風難以進入,使熱氣滯留、風速偏弱,導致散熱困難。
最後,內湖鄰近基隆河、內溝溪與圓覺寺溪,水氣含量高、相對濕度偏高,使體感溫度普遍比實際高出1至3度,熱壓感更明顯。
林得恩呼籲,內湖現象並非個案,全台多處城市也面臨高溫加劇與持續時間延長的問題。他提醒,應正視都市熱島效應對居民健康與能源消耗的影響,積極研究並採取減緩措施,「異常高溫的議題不能再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