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乒乓球成都混合團體世界盃上,國乒三對混雙組合亮相,其中新奧運周期休戰四個月的「莎頭」組合——王楚欽/孫穎莎重出江湖,而且成為了教練組最重用的配對,連續在半決賽、決賽中亮相,這也使得此前網上傳出的二人混雙「解體」的流言不攻自破。
很顯然,即便「棟曼」組合林詩棟/蒯曼近期的成績非常出眾、在新奧運周期保持全勝不敗,但國乒目前還是離不開王楚欽/孫穎莎。對此,有人認為是因為王楚欽、孫穎莎的人氣高,中國隊為了收視率所以才讓他們多上場,事實果真如此嗎?
個人認為,即便棟曼組合明年參加世乒賽、且奪得混雙冠軍,也未必能拿到洛杉磯奧運會的資格,因為影響他們奧運前途的關鍵原因其實并不在混雙上面。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本次混團世界盃的情況——如前所說,國乒總共有三對組合出戰混雙盤,包括王楚欽/孫穎莎、林詩棟/蒯曼、林高遠/王藝迪,其中林高遠/王藝迪最近的成績已經落后于其他兩對,因此出場率最低,這不讓人感到意外。
不過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林高遠/王藝迪、林詩棟/蒯曼這兩對組合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雙方均有運動員完全沒有出戰單打盤,那就是林高遠、蒯曼。
在今年參加混團世界盃的八位國乒運動員中,六人都有在單打盤亮相,僅林高遠、蒯曼二人沒上場,哪怕是在對陣澳大利亞、美國等弱旅的情況下,教練組也沒有選擇他們,這就說明他倆的單打競爭力已經是主力中墊底的存在。
相比于另外兩對組合,王楚欽/孫穎莎的優勢不僅僅在于他們的混雙成績、排名更出眾,而且更因為二人是名副其實的單、雙打皆優選手,其中孫穎莎不但排名女單世界第一、而且已經手握世乒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全錦賽金牌。
至于王楚欽雖然沒有單打世界冠軍,但也是世乒賽亞軍、亞運會冠軍,而且同樣長期排名世界第一,此外王楚欽、孫穎莎均為世乒賽男雙或女雙的金牌得主。
許多人在討論國乒奧運混雙配對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各組合在這一個項目上的競爭力,但事實上國乒在考慮混雙人選的時候必須兼顧其男女單、雙打的能力,這是因為奧運會混雙選手必然參加占掉一個團體名額,而團體賽是比拼男女單、雙打,這就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我們綜合對比王楚欽/孫穎莎、林詩棟/蒯曼的時候便會發現,前兩人可以在混雙、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各個項目中全部承擔重任,而目前林詩棟只有混雙、男單實力較強,男雙表現還談不上出類拔萃、且不是左手打法,至于蒯曼更是只有混雙表現比較突出,女單、女雙成績仍比較平庸。
所以即便林詩棟/蒯曼明年在世乒賽上繼續進步、奪得混雙冠軍,如果其他項目的優勢不夠明顯的話,依舊難以承擔奧運會團體項目的重任,尤其蒯曼的單打能力還是比較薄弱,教練組顯然也深知此事,這也是為什麼亞錦賽、世界盃團體項目均未讓她出戰單打盤的原因。
客觀來說,目前林詩棟的綜合實力已經達到了國乒主力級別,但蒯曼仍需繼續努力,期待兩位希望之星能在2028年閃耀洛杉磯賽場,爭取承擔起奧運會的重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