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6歲的馬龍在鏡頭前和影后飆戲時,多少人還記得他握拍的手已經稱霸乒壇二十載?這老哥最近又玩出新花樣——與馬伊琍上演的即興對手戲視訊,讓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鏡頭外的馬龍憋笑到嘴角抽搐,可轉眼間又能切換成專業演員模式,這哪是跨界,分明是降維打擊。
這已經不是乒壇傳奇第破圈。去年春節前夕,Prada大秀上他與賈玲、李現同框的畫面還歷歷在目。當時品牌方把賈玲擺在C位引發過熱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能站在時尚金字塔尖的體育明星,全掰著手指頭數不出三個。更耐人尋味的是,今年春天他剛從中美"乒乓外交"紀念活動捧回"外交貢獻獎",轉身又成了國際乒聯盯上的未來管理者苗子。
說到戰績,這位六邊形戰士堪稱行走的獎牌收割機。6枚奧運金牌、雙圈大滿貫、全運會四度封王,隨便哪項拎出來都能寫進教科書。去年全運會資格賽上,36歲的他愣是把00后小將打得沒脾氣,賽后那句"勝利屬于團隊"的凡爾賽發言,讓多少年輕選手半夜在被窩里咬著被角哭。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乒壇神話差點在省隊時期就夭折。當年升降級賽的生死關頭,他硬是咬著牙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面對記者"是否首次來寧波"的愚蠢提問,他一句"我在這兒打過七年"的反殺,既秀了波高情商,又暗戳戳打了某些人的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