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讀者和閨蜜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聊起了自己的前任。
閨蜜說,前任在和讀者剛分手的沒幾天,就在朋友圈里官宣了和自己前任的內容,且連發了好幾個九宮格。
雖然兩個人已經分手了,但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讀者的內心還是會覺得很不舒服。
因為當初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前任不肯發朋友圈,理由是怕領導看見太尷尬,可如今對自己沒辦法做的事情,卻對別人慷慨大方。
這樣的差別對待,又怎麼可能會叫人不難過。
以前,讀者總是欺騙自己說,前任心里是有她的,可種種跡象表明,那不過都是用來自我安慰的借口罷了。
讀者一直都知道,只是不愿意醒來罷了。
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在感情當中自己欺騙自己。
在[兩.性]關系中,男人心里到底有沒有你,這3個細節不會撒謊,很準。
你看他在你身上分配的時間比例是多少
孩子的天性大多是喜歡玩耍的,讓我們看動畫片、打游戲,或者是出去和小伙伴玩一整天都沒關系。
因為我們做這些事情,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多少時間都愿意。
但要讓我們寫作業或者是看書,那真真是度日如年,說半個小時就半個小時,一分鐘都不愿意多給。
因為我們不喜歡這些事情,所以一分鐘都不愿意分配。
這就是我們對于喜歡的事情和不喜歡的事情的區別,通過時間的分配比例就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來,一覽無遺。
所以,當一個男人心里有我們的時候,那他就是喜歡我們的,既然是喜歡我們,那他自然就會在我們身上花費許多時間。
而心里沒有我們的人,一天到晚就會特別忙,忙到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忙到連回復一條消息的時間都沒有。
亦舒說:「真正屬于你的愛情不會叫你痛苦,愛你的人不會叫你患得患失,有人一票就中了頭獎,更有人寫一本書就成了名。」
所有的忙也好,沒時間看手機也好,沒空陪我們也好,其實都是因為不夠在乎我們,所以才不愿意分配給我們時間。
你看他是否愿意為你抵擋所有的誘惑
什麼是愛情?有人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愛情就好比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手機歌單里有好多歌,我們想聽哪首就聽哪首。
直到自己遇見了一個人,決定和這個人在一起之后,我們就從手機歌單里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聽的歌,然后從此只單曲循環這一首,其他的都刪除。
長時間地聽同一首歌會讓人覺得厭倦,所以,有的人就不愿意被愛情束縛,或者是被道德捆綁。
因此,他們即便是有了另一半,也還是不會抗拒身邊異性的接觸,來者不拒,不主動,不拒絕也不負責。
這樣的男人不會在乎另一半會不會因為自己和異性相處時候的邊界感不明確,而患得患失,他們只在乎自己快活。
席勒說過:「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愛情有領域是非常的狹小,它狹到只能容下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那便不能稱做愛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戲。」
很顯然,無法處理異性關系邊界感的男人,他們的愛情也不是專一的。
而一個無法做到忠誠的男人,他們不論和誰在一起,都給不了對方想要的幸福。
你看他是否愿意不計較成本地為你付出
永遠都不要和一個與你搶著買單的男人在一起。
買單,本應是一個很體現男人紳士行為的舉動,但如果加上了一個搶字,那麼就會變了味道。
因為搶會顯得很刻意,刻意讓女人看到,刻意讓女人知道他們為她付出了多少,所以這更像是明碼標價、斤斤計較。
倘若女人沒有回饋同樣的,那麼男人心里就會不平衡,就會產生怨恨,就會想方設法地彌補回來。
雖然愛情是需要雙向奔赴的,但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雙方發自內心地愿意去付出,而不是這樣的強買強賣。
像這樣的男人,他們就算是付出了,也是明碼標價的,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得失,愛情與他而言也更像是生意。
狄更斯說:「成熟的愛情,敬意、忠心并不輕易表現出來,它的聲音是低的,它是謙遜的、退讓的、潛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真正把你放在心上的男人,不會計較自己在愛情當中的得失,
因為他們知道,付出唯有不帶有任何的目的性,才算是真正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