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不是普通的影星,而是一位表演藝術家」,曾與蘇可合作過的一位導演這樣評價道。
在時間堆積的沙地里,他是潛在深處的「雲泥之珠」,在狂風怒卷中,逐漸褪去舊土,露出它本來的模樣,好像一把刺破混沌的刃,射出讓人無法直視的光。
蘇可,一位沒有邊界的好演員,能夠自由駕馭任何角色,每一次,他都借著他們的靈與肉,依著生活的足跡,擲地有聲地活了一遍,真實且有力。
熒屏之外,他還是一位教齡25年的中戲老師,桃李遍布天下,鄧超、王凱、童瑤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功底之深不可小覷。
然而,在波詭云譎的娛樂圈,行事低調的他,像極了金庸小說里的「掃地僧」,29年深藏功與名。
一、天之驕子1972年,蘇可出生在北京一個文藝家庭,父親蘇任千是一名指揮家和作曲家,《中國空軍進行曲》就是出自蘇老之手,他還曾擔任空軍文工團的團長,母親則是一位美聲歌唱家,家庭藝術氛圍十分濃厚。
作為一個70后的「大院子弟」,蘇可身上沒有典型的「王朔式」的反叛與尖銳,他沒有上過房,也沒有揭過瓦,大多時候,他安靜地坐在鋼琴旁邊,高貴儒雅。
6歲時,他已經可以熟練玩轉黑白鍵,8歲時,他跟著文工團的叔叔阿姨學習舞蹈基本功,12歲時,他拜師中央音樂學院何振京教授,專門學習聲樂。
孩提時代,蘇可迷戀音樂,整天抱著一把吉他,鉆街走巷,帶著自己獨立作詞作曲的作品,成為學校各大文藝節目的常客。
除了與身俱來的音樂天賦,這孩子還長得特漂亮,瓜子小臉,劍眉星目,走在人群里渾身周遭都是光。
彼時,千里之外的哈爾濱,大2歲的孫紅雷,像一只落入寒窯的「小野貓」,與父母和幾個兄弟,擠在道里區的一間破舊筒子樓里,忍凍挨餓。
為了改變命運,他逃學去跳霹靂舞,想要靠著這門技藝,吃上一口熱乎飯。
1986年,導演謝鐵驪要拍攝電影《紅樓夢》,片中劉曉慶飾演「王熙鳳」,而她身邊一個叫彩明的小書童,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小演員。
謝鐵驪只能去各大文工團碰碰運氣,在空軍文工團的家屬院里,他看到蹲在地上玩泥巴的蘇可,就立馬帶著他去見劉曉慶。
「不錯,清秀得很」,正在上妝的劉曉慶,斜著眼端摩蘇可,滿意地點點頭。
那會兒,蘇可一個人背著吉他,坐火車趕去上海片場,第一次演戲,他也不知道害怕,聽著導演的指揮,對鏡頭做動作和表情,這一切讓他感到新鮮又好玩。
而真正對表演產生興趣,是后來參演王扶林執導的電視劇《莊妃軼事》,他扮演少年「康熙」,「那種喜歡,甚至超過了音樂」。
后來,他一邊學習,一邊在影視劇里客串角色,在陳家林導演的《唐明皇》中,他就客串過「小鴨子」一角,雖然戲份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
高三時,蘇可突然決定棄樂從演,準備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然而,由于備考時間短,在台詞和形體方面欠缺,他最終鎩羽而歸。
1993年,蘇可憋著一股勁,苦修了一年,順利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與其同屆的同學有劉敏濤、李乃文、王千源、辛柏青等人,他們大多屬于大器晚成的類型。
這邊,孫紅雷頭上扎著花布,腳底踩著舞鞋,在夜總會混得風生水起,后來在牛振華的提點下,自覺有一張比姜文好看的臉,他跑去報名中央戲劇學院。
1995年,孫紅雷憑著一腔孤勇,爭取到中戲音樂劇大專班旁聽生之位,意外成為比蘇可小兩屆的師弟。
二、中戲執教大學時,蘇可在課業上非常努力,他沒有著急出去拍戲,也沒有迫切求名,他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在表演上,其在校期間的表現,也是相當搶眼。
大一時,他就排演了美國話劇《榆樹下的欲望》,出演主人公埃本,他的表演也得到了該劇的導演理查德·尼克爾斯博士夫婦的高度贊揚。
后來,他參演的小品《輟學》《找累》和電影《山還是山》等作品,在中戲學生之間很受歡迎。
同時,他「倒口」的本事也是一絕,作為一個地道的北京人,無論是上海閑話還是東北方言,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全然沒有半點雜出的口音。
大三時,蘇可被中央樂團團長嚴良選中,擔任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萬人演唱會《黃河大合唱》的朗誦者,能力不可謂不突出。
畢業時,蘇可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被系主任梁伯龍老師極力挽留,勸說他留校任教,并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其實,以蘇可的專業能力和外形條件,如果出去拍戲的話,成名是早晚的事兒。
當時的他,長了一張玉面書生的臉,貌比潘粵明,才比黃磊,氣質不輸靳東,這樣的上乘美玉,很難不發光。
如果說小時候的蘇可長得清秀,那麼長大后的他,完全是按照美術生筆下描摹的塑像,等比例放大的,眼神深邃,山庭俊挺。
短發時,他透著優雅的英倫氣質,
長發時,他又變身不羈少年,略帶一點藝術家的狷狂勁。
剛當教師那兩年,蘇可有過緊張和不知所措,他幾年沒有出去拍戲,每天跟著老教授學習做筆記,觀察學生,摸索教學方法,全身心投入執教工作中。
然而,第一次站上講台,面對一幫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學生,他只能用「高冷」武裝自己,掩飾緊張,實在不會點評他們的表演了,就低沉著嗓子說「再來一遍」。
之后,蘇可擔任了好幾屆學生的班主任,帶出過鄧超、王凱、陳祉希、楊爍和童瑤等一眾學生,他們中大多數已經成為娛樂圈的中流砥柱。
當老師25年,他與學生一直是亦師亦友的關系,至今,他仍能清晰地說出每一個學生的特點。
「鄧超很有靈氣,唱跳都很好,性格也很陽光」
「王凱話不多,很規矩,身上有一股子韌勁,課業非常用功」
「楊雨潼演技和共情能力都很強,觀眾會有代入感」
......
后來,學校的政策放寬了,鼓勵老師出去拍戲,與時俱進,不能照本宣科,蘇可也就慢慢開始接戲。
他常常在戲里與自己的學生同台競技,比如電影《潛伏在黎明之前》,他就與楊爍來了一次「師徒聯手」,還有電視劇《女人的天空》,又與王凱演對手戲。
在蘇可看來,能夠與自己的學生,在影視圈一同奮斗,他感到很幸福,也很驕傲。
雖然進入了名利場,但蘇可卻難得保持清醒,始終以表演為第一,認真創作角色,沒有功利心,也沒有目的性。
大多時候,他的精力還是用在教學上,入行36年只產出了34部作品,這其中還包括不少未播出的作品,平均一年不足一部。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部作品,蘇可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心血,其劇拋式的演技,也讓觀眾嘆服不已。
三、影視圈里的「掃地僧」
2000年,蘇可與趙文卓和梅婷合作電視劇《霍元甲》,飾演革命黨人「鄭野風」,由此,他正式進入影視圈。
之后幾年,他又陸續出演了《冬日細語》《最后診斷》和《天下一碗》等作品,但始終籍籍無名。
直到2013年,他接到師弟孫紅雷的邀請,參演電視劇《一代梟雄》,這也是孫紅雷第一次擔任監制的電視劇,兩人也因此成為情深義重的兄弟。
在該劇中,蘇可飾演三號監獄的典獄長「沙里賓」,與孫紅雷飾演的「何輔堂」相愛相殺,相較于「何輔堂」的魯莽沖撞,冷峻霸氣的沙里賓,收獲了不少粉絲的喜愛。
憑借一手精準的「托槍殺」動作,蘇可還獲得了「最帥軍官」的稱號,逐漸被觀眾熟知。
之后,2021年度大熱劇《掃黑風暴》,也是老友孫紅雷力薦蘇可參演的。
「有一部掃黑除惡的戲,我們也做點貢獻吧」,孫紅雷在電話里大致說道。
「行,沒問題!」蘇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雖然沒有看過劇本,但是蘇可對孫紅雷卻一如既往地信任,兩人都是愛戲如命的人,甘愿為表演奉獻一生,即使倒在片場,死在鏡頭里,也無怨無悔。
在《掃黑風暴》中,蘇可飾演一個有情有義的社會人「大江」,為李成陽甘愿兩肋插刀,是他最信任的兄弟。
他頂著刀疤臉,說一口塑料英語,抱著粉色保溫杯,打世上最恨的架,談最深情的戀愛,看似不著邊際的小混混,卻是劇中最有人情味的人。
戲中,蘇可與孫紅雷默契十足,常常一個眼神就能彼此心領神會,最后,大江為了履行對陽陽的一句承諾,豁出自己的性命保護人質,看得不少觀眾淚眼婆娑。
原本只有三頁紙的戲份,在蘇可二次創作下,讓這個角色鮮活生動,迅速出圈,成為連續霸占熱搜的「人氣王」,甚至引起多個過億熱度的話題。
為了表演,他不惜扮丑,往臉上貼刀疤自毀形象,其精湛的演技,就連身邊的朋友也被迷惑了,愣是沒有認出「大江」就是他。
轉而,到了《大明風華》中,蘇可又是一代名臣「于謙」,一身浩然正氣,大殿之上舌戰群雄。
即使面對高高在上的太后,他也臨危不亂,將一代清官名臣演繹得入木三分,讓觀眾印象深刻。
后來,他是《創業時代》里多金帥氣的CEO「彭學武」,
《動物世界》中狡猾陰鷙的反派「張景坤」,
《淘金》里殺人如麻的「老撣」,
《戰國風云之梟雄》中戰國名將「白起」......
不論是正派還是反派,蘇可都能輕松駕馭,且極具表演張力,甚至一部戲就換了一張臉,蘇可是一位躲在角色背后,靜水流深的好演員,也是隱藏在影視圈的「掃地僧」。
四、戲外人生更精彩在事業上一路勇進的蘇可,生活中,也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他的妻子是圈外人,名喚楊洋,人長得漂亮,身材玲瓏有致,氣質一點不輸圈內女星,兩人是在杭州西湖邊一見鐘情的,愛情長跑多年,于2017年,在北京結婚。
當年,蘇可為妻子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邀請了圈中一眾好友,孫紅雷、王扶林、陳好、陳祉希等紛紛到場祝賀。
好哥們孫紅雷還特地與小夫妻倆合影,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祝福兩人幸福一生。
2018年1月18日,蘇可在微博公布喜訊,稱「我們的兒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感謝所有」,46歲的他正式升級當爸,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小家伙完美遺傳了父母的基因,長得十分帥氣,此后,蘇可變成了炫娃狂魔,經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兒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這些年,蘇可對妻子始終一心一意,兩人之間浪漫不減,每逢節日、紀念日,蘇可一定會給妻子準備驚喜,沒有戲的時候,他就陪在妻兒身邊,為他們彈琴奏曲,日子過得自在暢快。
生活中,蘇可是一個低調又謙遜的人,除了教學和演戲,他幾乎不參加綜藝節目,也很少出現在媒體鏡頭里,更沒有那些八點檔的狗血八卦。
當被問及人生理想時,蘇可說自己所求不多,工作上踏實演戲,生活上低調溫馨,便已是最好的人生了。
今年,他主演的電視劇《天下長河》正在熱播,其飾演的河道總督「于振甲」,披星戴月奔走黃淮之間,為了治水鞠躬盡瘁,讓觀眾十分期待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