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惠英紅的評論區火了。
打開一看,撲面而來的「土味」:


圖源:微博@惠英紅Kara
粉絲對她毫不吝嗇的贊美,仿佛用盡了畢生所學。


圖源:微博@惠英紅Kara @張小斐0110
前兩天,惠英紅和張小斐雙影后的「官宣」,更是讓眾多狂喜的網友們加入到夸夸「戰場」中。


圖源:微博@惠英紅Kara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四十年,依然活躍在大熒幕上,還能憑借超高的演技實力擁有票房號召力。
不得不說,惠英紅簡直是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雖然她已經62歲了,但在她身上,看不到歲月的痕跡,也看不到被命運錘打的傷痕。
跌倒、爬起來,又跌倒,那就再爬起來。


圖源:微博@惠英紅Kara
有人說,她的一生是別人的兩生。
何止兩生呢?
無論是誰,我想都能從她的人生中重新找到一點對抗命運的勇氣。


「希望我62歲了,也能像她那樣」
影視劇中的惠英紅,我們見到的可能是她有些歇斯底里的、病態的、狠辣的角色。
比如《刑偵日記》中精神分裂的母親、《血觀音》中狠辣的棠夫人......
拍《血觀音》時,文淇就被她強大的氣場嚇得不敢說話,後來才知道她是為了不出戲故意制造距離感的。


圖源:《刑偵日記》
事實上,與她氣場強大的外表不符,生活中的惠英紅可愛又有活力。
除了「土味情話」,她和粉絲日常的互動還是非常有愛的。
疫情時,她和粉絲會互相關心對方:「注意防疫」;


圖源:微博
她想念家中一年沒見的狗狗,粉絲為了安慰她,給她分享自己家可愛的小狗小貓;


圖源:微博
當她早起開工拍戲時,粉絲給她道早安,為她加油打氣,就像是老朋友一樣親切。


圖源:微博
平時,她也會和粉絲分享VLOG。
為了買到打折的衣服,特地開車一小時,千里迢迢跑到奧萊,買完之后開心地說:
「好實惠,好實惠。」


去廣州塔游玩,她會為了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老年票而笑得合不攏嘴。
本來想挑戰一下跳樓機,但一到現場,她就腿軟了,連連擺手:
「老人家不要太拼啊。」


她還會扎著兩個麻花辮、戴著圓圓的紅色太陽鏡,像郊游的小學生一樣。
雖然她對著鏡頭向粉絲解釋了一下:
「我不是裝嫩,是因為拍戲不能隨便剪頭髮。」


但下一秒就笑著問大家:
「好看嗎?」
(粉絲:假裝看不出來她很喜歡這個髮型。)


去吃飯,她點了滿滿一桌子菜,同行朋友已經吃不下了,她還在開心地吃,驕傲地揚起頭說:
「超好吃」。


最后還不忘熱情地對粉絲說:
「有機會請你們喝奶茶。」
(粉絲:截圖了。)


62歲的她,對待生活依舊充滿熱情和期待。
然而在她30多歲時,算命的說她60多歲才會遇到另一半,她還會為此哭得一塌糊涂,一度對未來灰心喪氣。
現在終于到時間了,不同的是,她對愛情的那份珍貴的期待還在。


圖源:《魯豫有約》
談起那段像童話一樣的初戀,她的眼神里還有光。
在她十幾歲時,她在灣仔賣口香糖、紀念品。
有一天,一個18歲的美國水兵闖進她的眼中,她追著他賣口香糖。
這個男孩很乖,不去酒吧喝酒,也不賭博,每天就只是坐在河邊的欄桿上,看著她賣東西。
她沒生意時,兩人就坐在欄桿上聊天。


圖源:《可凡傾聽》
雖然他們素未謀面,卻熟悉得像久別重逢的老友。
就這樣,連著7天,這個男孩每天都在街上陪著她。
臨走那天,這個男孩問她:
「你能教我用廣東話說‘我愛你’嗎?」
惠英紅教會他之后,他一字一頓地張口對她說:
「我 愛 你。」


圖源:《可凡傾聽》
留下一句浪漫的告白后,他踏上了前往戰爭的路途。
在紛繁復雜的亂世中,上天讓他們短暫地、奢侈地甜了那麼一刻,然后轉身被推向各自迫不得已的名為「生存」的漩渦中。
放到現在,這不就是當代的雙向救贖文學嗎?
幾十年過去了,這束救贖她的微光,一直陪著她走到現在,惠英紅談起這段感情,眼睛亮亮的:
「我記得他的樣子。」


圖源:《一刻talks》
她曾經多次幻想著,和他重逢后的場景。
她希望是擦肩而過,然后突然回過頭,四目相對,一眼就認出對方。


圖源:《可凡傾聽》
很難想象,她已經62歲了,至今還保持著最初的可愛;談起愛情,眼神有光。
有人說: 「希望我62歲了,也能像她那樣。」
可這樣令人艷羨的她,誰能想到,她的前半生盡是苦難?

她的一生是別人的幾生
1960年,惠英紅出生在一個破落貴族家中,父親原是山東大戶人家的少爺,為了逃難,他帶著全家逃到香港。
離開時,他還帶了成箱的金子,不幸的是這個養尊處優的少爺迷上了賭博,不諳世事的他被人騙光了全部家財。
等到惠英紅出生的時候,全家只剩下一個木箱子,里面裝的是毛線球。


圖源:《朗讀者》
惠英紅三歲時,家里實在貧困,只得把哥哥姐姐送去戲班。
那是她第一次和家人分別,隔著鐵網,小小的手伸出去,絕望地哭喊著:
「不要走,不要走。」


圖源:《朗讀者》
那年,香港遇上了超強台風「溫黛」。
一夜之間,台風吹散了上萬個家庭的木屋,多少人無家可歸。
這其中,就包括惠英紅家的小木屋。


圖源:《朗讀者》
一家人收拾行李,頂著狂風,走到了一棟樓的樓梯底下住下。
沒錢吃飯,媽媽就帶著她去餐廳的后門領剩飯剩菜,那是餐廳特地施舍給窮人的。
有個阿姨見他們一家實在可憐,就告訴他們去灣仔要飯。
第二天,三歲的她帶著兩歲的妹妹,手上拿著一個小紙盒,里面放著口香糖、筷子,還有一個敲得「崩崩」響的塑膠小錘,去灣仔的街頭叫賣。


圖源:《朗讀者》
這是全香港最復雜的地方,是外國人的聚集地。
街頭上到處都是喝得爛醉的人、賭錢賭得傾家蕩產的人、[吸·毒]死去的人......
這個世界最黑暗的那一面,就這樣早早地暴露在三歲的孩子眼前。
可為了活著,別無他法。


圖源:《可凡傾聽》
三歲的她,在那一刻,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一看到人經過,小小的身子就跑上前抱住他們的大腿,纏著他們買東西。
一般人看她們可憐就會給錢,但碰到脾氣不好的,「啪」就是一巴掌,緊接著一腳被踹開。
她每天要這樣在街上叫賣十幾個小時,累了就睡在大街上。
一晃,就是10年。


圖源:《朗讀者》
灰頭土臉的小女孩漸漸長大了,她站在街邊的大樓前面,呆呆地看著墻上張貼的巨幅海報,暗自發誓:
「我不能在這種地方一輩子。」
那時候,她剛好看到報紙上,一家夜總會「美麗華」正在招聘跳舞的,她毫不猶豫地就去了。
這成為她離開灣仔的「踏板」。


圖源:《可凡傾聽》
不到一年,聰明靈活的她就從普通的跳舞升到了主領舞,代表香港去美國、澳洲表演。
一次,張徹導演來飯店吃飯,剛好在整理一個劇本《射雕英雄傳》,舞台上領舞的惠英紅,被他一眼選中出演穆念慈。
張徹拉著她到金庸面前征求意見,老爺子說很像,這才拍板定下來。
這是她的第二個「踏板」,進入電影圈的「踏板」。


圖源:《可凡傾聽》
也許是她想改變命運的信念感動了上天,幸運之神開始眷顧她。
張徹導演認她作干女兒,給她一個空間自由自在地去演;
李翰祥導演教她如何去揣摩一個角色,賦予其靈魂,這些知識,直到現在她都還在用;
劉家良導演為她量身定制了結合舞蹈的武打動作,導演的《長輩》更是讓她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金像獎影后,一躍成為「香港第一打女」。


圖源:《可凡傾聽》
然而,幸運也是有代價的,貴人相助換來的是犧牲身體的健康。
一天十幾個小時工作,每天一開工就是在不停地打,渾身都是淤青傷痕。
最嚴重的一次是,她從四樓直直地跳下來,防護措施沒做好,只聽到「咔」一聲,腿斷了。
她被送到醫院,拍了X光,還沒來得及打石膏,就被劇組催著回去繼續拍。
兩個武術指導抬著她,上身揮舞著拳頭繼續打,下身斷了的腿跟著搖來搖去。


圖源:《朗讀者》
起初受傷了,她下班回到家,還會委屈巴巴地給媽媽看。
直到有一天,她和媽媽講完后,看到媽媽一個人偷偷在房間哭,從那時起她再也不會和家里人說了。
而漫無天日的黑暗中,支撐她最大的力量就是可以讓家里人過上好的生活,她再也不要回到之前要飯的日子。


圖源:《可凡傾聽》
所以,當她22歲第一次獲得金像獎影后時,她反而抱怨:
「這個獎杯又不是金子,又不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什麼用。」
領獎時,她笑著說了三句謝謝就結束了。
回家后,她隨手把獎杯扔到床底下,20年沒打開看過。


圖源:《家庭演播室》
九十年代,電影圈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原本占據主流地位的武俠片、動作片日漸式微,文藝片開始占據主流地位。
有長達一年的時間,昔日劇本多到數不完的「第一打女」,竟然沒有女主的劇本找上門來。
當然,她也絕對不允許自己自降身價去接配角,由此,一代「打女」漸漸地被人淡忘了。


圖源:《魯豫有約》
面對巨大的落差,惠英紅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被時代淘汰了。
她終日都掙扎在這樣的情緒中,被抑郁癥所困,嚴重到有一個多月沒辦法出門。
她討厭自己,看鏡子都覺得惡心。
「那怎麼辦」,她反問自己。
「那就走吧。」
吞下了幾十粒安眠藥后,她睡下了。


圖源:《魯豫有約》
八個小時后,當她再次睜開眼,發現床前的媽媽和妹妹眼睛哭得紅腫,不知道她們哭了多久。
第一感覺,她很后悔:
「既然上天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那我就要好好活著。」


圖源:《魯豫有約》
沉寂五年后,她終于決定邁出那一步,從小配角開始演,一步一步往上爬。
時隔28年,50歲的她憑借《心魔》再一次獲得金像獎影后。
與第一次領獎時的風輕云淡不同,這一次她因為害怕心臟跳得太快,還提前吃了藥。
這個獎項的重量,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多重。
這一次重回頂峰,她堅定地說:
「所有事情我都試過,所有事情都不可能再把我打倒。」


圖源:《一刻talks》
7年后,惠英紅憑借《幸運是我》第三次榮獲金像獎影后。
好運的天秤開始向她傾斜了,金馬獎影后,金像獎、金馬獎雙料最佳女配角都來了,獎項就像是雨后春筍般來到她的面前。
可她興奮之余卻說:
「每次有提名,其實我很害怕。」


圖源:《可凡傾聽》
第一屆金像獎影后頒獎前,爸爸還沒來得及看到她領獎就病重走了; 第二個金像獎影后頒獎前,哥哥突然走了;


圖源:《定義2021》
就像是魔咒似的, 第三個金像獎影后頒獎前,媽媽也走了。
過盡千帆,歷經沉浮,卻千瘡百孔。
她的一生又是別人的幾生。

「你可以永遠相信惠英紅」
不過,從演員角度來看,這些酸甜苦辣的人生經歷就像是一座蓄滿能量的火山——
抓住合適的機遇爆發,就能一鳴驚人。
惠英紅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迎頭而上的:
「演戲首先是演給幕后的,而不是觀眾。」


圖源:《可凡傾聽》
惠英紅的第一個女主角,是《爛頭何》里的青樓女子翠紅。
原本她只是站在女主旁邊的一個小配角,因為當時的女主挨了幾拳受不了,沒打招呼,卸完妝就偷偷溜走了。
影片還沒拍完,女主跑了,導演氣不打一處來,讓副導演趕快找個女主。
情急之下,副導演想到了惠英紅,就把后排的她叫上前來。
導演看了一眼,隨口吐出一句:
「還像一個人樣。」


圖源:《家庭演播室》
隨后,就立刻讓她做造型開拍了。
這時,導演才發覺:
「原來你演得這麼好。」
之后,就有了劉家良為她量身定作的《長輩》,助她一舉奪得金像獎影后,從此聲名大噪。


圖源:《可凡傾聽》
雖然她總說自己是幸運的,但放眼望去,娛樂圈里50歲、60歲年齡段里,不僅能保持活躍,還能在劇中擔當重量級主角的,也就只有她了。
這就不是能用「幸運」來解釋了。
近幾年,總在說大齡女演員的困境,留給大齡女演員的只有「媽媽」的角色。
惠英紅也不例外,可以說她是「媽媽」專業戶。
但她不僅沒把「媽媽」角色演到包漿,還能殺出一條血路。
《幽靈人間》中飾演舒淇的媽媽,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提名;《妖夜回廊》中,她又飾演吳彥祖的媽媽,又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的提名。


圖源:《幽靈人間》
這些小角色漸漸讓她被看到,徹底摘掉了她「打女」的標簽。
直到《心魔》,她獲得了一個重量級的「媽媽」角色。
在影片中,她飾演一位單親媽媽,被丈夫拋棄,終日酗酒,但她對兒子有著極強的占有欲,甚至有些病態。


圖源:《心魔》
影片最有名的一幕是片尾,為了替孩子頂罪,她靜靜地接受審訊,面無表情,但分明能看到她在沉重地喘息,暴露了鎮定下的情緒波動。
當警察說她兒子打電話了,她不信,眼眶卻紅了,眼睛往上看了一眼,止不住的淚水瞬間掉了下來。
長達一分半的時間,全程只有一句台詞,她僅僅通過微妙的面部表情就呈現了復雜的情緒變化。
也是這次,憑借精湛的演技,時隔28年她再次摘得金像獎影后的桂冠。


圖源:《心魔》
《血觀音》中,她飾演棠夫人,一個把女兒當做工具的冷血母親,表面溫和優雅,實則心狠手辣。
為了家族利益,不惜葬送親生女兒的前途。
棠夫人給女兒買了一件性感睡衣,上一秒還是一副慈母的模樣,給女兒看料子: 「公主命」;
下一秒就換上凌厲的眼神:「丫鬟身」,惡狠狠地把睡衣甩到女兒身上。
原來她想利用女兒去勾引別人。


圖源:《血觀音》
女兒死后,她在觀音像前念往生咒,想要消除自己的惡業,念完后,邊哭邊笑,隔著屏幕,就能被她的演技嚇得后背發涼,頭皮發麻。
憑借此片,她獲得金馬獎影后。


圖源:《血觀音》
雖然都是母親,但每個角色都找不出相似點,堪稱「換臉式演技」。
她也決不允許角色中出現「惠英紅」的身影,因為這是她演戲的原則:
「我在每個角色里面都不會出現惠英紅。」


圖源:《可凡傾聽》
面對大齡女演員同質化角色的困境,她的戲路卻越走越寬。
也難怪,她有底氣說:
「你做到強大到人家為你而寫劇本,那機會就不會少了,所以自己要有功力,要吸收很多東西, 你要把為你而寫的故事的那批人帶到你的世界里,讓他去看到你的力量。 」
對于演員的事業,惠英紅是有野心的。
她想把自己活成一個品牌,無論是個多麼小的劇作,但只要一看到演員表里的「惠英紅」, 「所有人都覺得我的東西出來應該是好的」。
《我就是演員》中,章子怡評價 「她就是一個神」;


圖源:《我就是演員》
《血觀音》的導演在拍攝現場,直接被她的演技嚇到: 「這是妖怪級演出嗎?」
每當她的新劇一出,總會看到很多網友說: 「你可以永遠相信惠英紅。」


圖源:豆瓣影評
我想,她已經做到了——
一個良心演員的代名詞。
翻越一座又一座人生的大山,終于「一覽眾山小」的她,想告訴所有人:
「碰到困難,你要沖過去,不要放棄,要堅強,人生才會好。」
「人生真的要有一些酸甜苦辣放進去,你才會覺得這個人生才是豐富多彩。」
點個 「在看」,愿屏幕前的你也能成功跨過艱難險阻,過盡千帆依然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圖源:《可凡傾聽》
參考資料:
1.微博@惠英紅Kara
2.《魯豫有約》《非常靜距離》《可凡傾聽》《朗讀者》《非常道》《家庭演播室》
3.《心魔》《血觀音》《幸運是我》
4.人物《惠英紅:請不要磨練我了,我已經滿身都是孔,讓我順利一點》
5.三聯生活周刊《少女文淇:在戲中長大》
6.澎湃有戲《專訪|演員惠英紅:我想成為一個「品牌」》


8 / Aug / 2022

監制:視覺志
編輯:哈酥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