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七字歌訣」,你做到了嗎?

太極拳是一項極好的老少皆宜的運動。其歷史源遠流長,其理法博大精深。所以在初始習拳之際若探究其中的滋味,泰半無知無覺。然在正確練習的前提下,練之即久則對其獨有之處會漸有體會。此後行拳才真正知道什麼叫做身心舒爽,無出其右了。下面我就練拳中的一些奧妙做以羅列。希望對眾位同修有益。

一、松

鬆鬆松,太極功。太極不鬆不成功。松,是我們練太極拳的一個要求。但要認識到一個問題,即松于一開始是方法,是手段,是對幾十年形成的緊的一種平衡。那種一味的松,不知道到底為了什麼松,則必然會鬆過頭了。松過頭了就是懈。我常講,真松者不鬆。這說的就是松到火候後的功效,功夫。因為松是為了平衡緊,能鬆緊平衡了也就是鬆緊適中了。這個時候的鬆的狀態就是形成太極功的條件之一。因為鬆緊適中就是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就是太極。這樣平衡態下出來的功不是太極功是什麼?

理法歌訣

太極練法貴在柔,摧僵化拙鬆上求。

三節四梢九曲轉,棉裡藏針亦不愁。

二、靜

練拳伊始須讓心靜下來。怎麼靜?把雜念收回來,神識專注于腹內。用腹感受周身的安逸並沉浸于其中,然後靜到極致心身思動,再一式一式的串聯不已連綿不斷。其連綿不斷的要訣是「靜中觸動動猶靜」。即外形式子雖然是動的,但是神卻安靜的守于內而不外散。另,身子雖動,但不可亂動,要動的自然順遂,這叫做體靜。

理法歌訣

憨憨厚厚如泥塑,安安靜靜水一潭。

靜極思動動猶靜,玄門奧秘別有天。

三、空

這是鬆達到一定程度後的感受。非想出來的空,也不是往空裡練就能練出來的。正如禪定不是想著定就能定的,靜到極致自然就定。所以,空是周身鬆緊適中的狀態到一定程度後產生的通透功效。通了就會感覺內裡有中空之感。借地之力,節節貫穿等等才能提及並感受到。

理法歌訣

空即是色色即空,空空色色同不同。

色到空時空自有,空不即色終無功。

四、連

連,就是式式相連不斷。給人觀之有若行雲流水。然連綿不斷也是有真有假的。並不是一式連著一式即謂之連。連要有抑揚頓挫之體現。正如毛筆字之絕非一水兒的完成一個字型的道理一樣。太極一圈就是相連不斷。但這個圈裡的陰陽的走動過程卻總是不出四個字:盈虛消長。過去文化高的老前輩管這個用做文章的四個字來形容。這四個字是:起,承,轉,合。這也的確是練拳每個式子和整個套路下來的精髓所在。

理法歌訣

世人但知水潺潺,幾個從中能瞭然。

好似文章要做好,起承轉合貴難言。

五、勻

勻,指的是勻稱。老前輩對此用運勁如抽絲做過形容。這就好比用邁步如貓行來形象的說明動作的輕靈一樣。但這仍然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不是方法。勻是速度勻,力度勻。而無論是速度還是力度都和力有關係。而太極拳又是遵循太極之理而將人和天地合到一體認識的,所以我們練這種拳有借地之力一說。用那借呢?腳下。勁起于腳說的就是這個。但是藉力不能用力。一用力,就借不上力,之前借的力就戛然而逝了。

這是物理學原理,不是神學。你沒練到你也理解不到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反過來就取笑用腳蹬地是不對的。實際不對的反倒是他。真法不渡無緣之人!借力的過程中,人體要練出導體性。也就是把自己周身都鬆開了成為一個性質,肌肉若一即為此意。但是成為導體還不行,還得把周身的關節轉動起來,這是傳導借地之力的齒輪,肌肉是傳送帶。整個人體機器傳導力的速度和力度都是勻稱的。這才是太極。平衡,均勻。能練到這個程度,拳意豈止上手,周身都是那麼個玩意,妙的很。

理法歌訣

勁從腳起為源頭,腿發腰宰勿停留。

經從脊背貫梢末,綿密勻稱乃根由。

六、合

拳術是人體的行為。所以脫離不開人體的動態結構的合理性。這就涉及到了外三合。沒有外三合,即使內裡的三合也能做到卻無法實現拳術技擊的效果。這就好比你有錢,但是不會合理的花錢一樣。內外三合其實就是手腳齊到的一身靈活當中要保持整的條件,同時內裡的意氣要和形合上。比如手到腳到的時候意也得帶動氣到(氣血貫注到動作的發力點上)。

實際來講,太極本沒有六合之說。因為過去的太極是要練出功才行。有了功就相當體內有了一個電子秤,周身哪裡合沒合住自己是知道的,所以不求合而順著感知的調整自然能合。太極為什麼要慢?其中一個原理就是在這個合的過程中要把氣血走的飽滿並到梢節上。飽滿謂之氣宜鼓盪,梢節謂之氣貫血梢。不慢著練,動作完成了,氣血效果還沒實現就拉到了。那不行。另外,真正的六合是指的六面力。即上下,前後,左右。上下要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前後,左右都是這樣。它們之間也要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這樣練才能實現沖之不散,撞之不開的整體力出來。

理法歌訣

上下奧妙人不曉,前後本能眾周知。

若能左右明技巧,一圓圈裡有乾坤。

七、圓

離圓非太極。太極拳的理就是太極的理。太極的理通過太極圖得以呈像。太極圖即為圓也。陰陽魚只有在這圓形當中才能盈虛消長,保持均衡而無有間斷。太極拳的動靜虛實焉可違背此理。所以,練對了,就能感受到周身關節都是圓滾滾,活潑潑的一動無有不動的轉動。否則,不僅體現不出太極拳的獨有特點,自身也絲毫感受不到裡面的妙趣。

理法歌訣

太極呈像一個圓,寓示練法圈套圈。

周身轉圜無稜角,悠然輾轉斷亦連。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用戶評論

2023/3/25 1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