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出女性一生中必讀的書籍,《簡·愛》一定會榜上有名。
《簡·愛》講述了一位自幼失去雙親、孤苦伶仃的女子,在充滿種種磨難的人生路上,靠著自己的堅韌不拔和正直品行,沖破重重阻礙,最終收獲幸福人生的故事。
170多年過去,《簡·愛》依然盛行不衰,被無數的讀者深愛著。
英國作家薩克雷稱這是「一位偉大天才的杰作」。
全書故事并不復雜,訴說的只是個人感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卻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當讀懂了《簡·愛》,你就會明白,一個人幸福的根源,是擁有了這四種人生智慧。
選擇讀書,是苦難中修得一份堅韌
簡·愛從小父母雙亡,被寄養在舅媽家,表哥約翰對她百般刁難,動不動就把她打得遍體鱗傷。
10年備受煎熬的寄居生活里,舅母的惡毒、仆人的偏見、表哥的蠻橫、表姐的蔑視,種種傷害,非但沒有讓簡·愛屈服,反而讓她日益堅韌。
簡·愛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爬上窗台,躲在紅色窗簾后面安靜地看書。
也只有讀書,能使她暫時忘記痛苦。
讀書,是一種讓自己成長的方式。而生命一旦開始成長,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讀書獲得的內在力量,讓簡·愛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絲毫沒有喪失過生活的勇氣。
10歲那年,簡·愛因和表哥發生沖突,被舅媽鎖進「恐怖」的紅房子。在簡·愛頑強反抗后,舅媽又將叛逆的簡·愛送到了羅伍德寄宿學校。
學校里教規嚴格,生活環境艱苦,挨餓受凍是常態。
最糟糕的是斑疹傷寒瘋狂肆虐,奪去了很多孩子的性命。
簡·愛在羅伍德的8年時間里,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摧殘。
然而,這個煉獄一般的生存環境并未將她嚇倒,反而使她更加頑強地一路成長。
她埋頭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習法語、鋼琴、繪畫,不斷地超越自我,最后以優異的成績留校成為一名教師,在成長中逐漸獲得獨立生存的能力。
她經歷過自我修煉的獨處時光,在精神領域不斷探索,從而完成自我心靈的成長之旅。
稻盛和夫曾說:
「你所遇到的壓力與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機緣。「無論你身處什麼樣的境遇,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都是在磨煉你的心性,強大你的能力,成就你的人生。」
漫漫人生路中,誰不會遇到挫折?誰不會遭逢坎坷?
只有在磨礪中不停止學習,將絕望化作希望,才會發現更深的人生智慧。
只有在苦難中不放棄成長,將枷鎖當作翼翅,才能達到人生新的高度。
道德自律,是根植內心的一種教養
18歲那年,簡·愛決定離開學校,去嘗試新的生活。後來,她成功應聘到桑菲爾德莊園,成為一名家庭教師。
簡·愛安靜又慈悲、直率又坦誠、獨立又倔強的個性魅力,很快吸引了莊園的男主人羅切斯特。
羅切斯特性情古怪,時而孤傲冷漠,時而熱情和藹。
他雖財產富足,內心卻壓抑苦悶,他的撲朔迷離對簡·愛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他們有很多共同的話題,簡·愛的存在使得歷經滄桑的羅切斯特尋找到了多年的靈魂所求。
他們相愛了。
他們在教堂舉辦婚禮的時候,掩藏在桑菲爾德莊園的秘密被人揭開。
原來羅切斯特早已結過婚,他的妻子就是閣樓上被囚禁的瘋女人伯莎。
因為婚姻失敗而對生活絕望的羅切斯特,曾無數次逃避到其他國家尋歡作樂,直到遇見簡·愛。
已婚的事實被揭穿后,簡·愛忍受不了感情上被欺騙,陷入深深的痛苦。
羅切斯特決定帶簡·愛去法國南部,住進地中海岸邊的一幢奢華別墅,忘記過去的是非,在陌生的環境開始全新的生活。
簡·愛卻拒絕了,她絕不允許自己嫁給有婦之夫,這是不道德的,是和自己的信仰和原則相悖的。
簡·愛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她不要曖昧和糾纏,她絕對不會留下來讓良心受到拷問和鞭笞,否則,靈魂永遠不得安寧。
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羅切斯特,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
看到這樣一句話:
「人生的列車要馳而不息地前進,最重要的動力,不是財富,不是愛情,而是道德。
「如果沒有道德,人得到的一切財富和情感,都只會阻礙生命列車前進。」
感情里,沒有是非對錯,卻有禮義廉恥。
有些情感,要懂得及時止損;有些選擇,要遵循道德至上。
面對誘惑,女性當有絕不含糊的道德邊界,謹守內心那份慎獨,以一顆無塵的心對待這塵世煙火。
經濟獨立,是女人幸福的一種底氣
那個時代的英國,大多女性的唯一目標就是嫁入豪門,通過婚姻獲得財富和地位。
可是,簡·愛卻與眾不同。
她有自己工作的能力,她有自己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堅持,她有自己可以隨時抽身離開的底氣。
簡·愛被求婚時,男主人羅切斯特迫不及待地帶簡·愛去綢緞店和首飾店,并企圖讓簡·愛立即放棄家庭教師這個苦活。
但是簡·愛而卻堅定地說: 「對不起,先生,我絕不會放棄,我要像往常那樣繼續干下去。」
她要繼續當阿黛爾的家庭老師,靠工作賺取薪水,解決自己的食宿費,她不需要在經濟上完全依賴對方。
當羅切斯特已婚的事實被人揭發后,崩潰的他央求和簡·愛一起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但簡·愛并不會被財富和感情牽絆住腳步。
經歷一番周折,她逃了出來,在牧師圣·約翰的幫助下,來到英國中部的一個鄉村當教師。
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在任何時候都具備一種很強的生存能力,既有拒絕他人的勇氣,又有重新再來的魄力。
她聽從內心的聲音,拒絕圣·約翰牧師的求婚,并把繼承自叔叔的巨額遺產分給了表兄。
當她再返回桑菲爾德府,去探望那個她一直心心念念的男人羅切斯特時,才發現莊園被燒成廢墟,伯莎跳樓去世,這個男人為救瘋妻手殘眼瞎。
簡·愛并不嫌棄,堅定地選擇一無所有的羅切斯特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
她有足夠的信心去照顧好愛人。
因為經濟上的獨立,她具備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底氣,最終收獲了美滿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
卡耐基在 《女人的格局決定結局》一書中說道:
「經濟獨立的女性,自身帶著創造幸福的能力,她們不需要取悅和依賴男人。
「婚姻對于她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經濟獨立的女性,不攀附不依賴,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她們無懼外界紛擾,內心充實而篤定,堅定不妥協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內心豐盈,是生命成長的一種淡然
簡·愛小時候,仆人們私下里談論她:
」如果她是個漂亮的乖孩子,長得像喬治安娜小姐那樣是個美人,人們可能會同情她的悲慘遭遇。可是她丑得像一只小癩蛤蟆,誰也不會可憐她的。」
是的,簡·愛的樣子太丑了,實在讓大家喜歡不起來,盡管大家知道她身世可憐,卻沒人真正同情她。
成長的過程中,簡·愛因長相丑陋,從小就開始承受來自周遭人惡意的目光和嘲諷。
曾經的自信被摧毀,內心被自卑緊緊包圍,甚至于面對感情和工作時,心靈也始終無法綻放。
但是,隨著簡·愛日益成熟,她在正視面前這份真摯的感情時,卻義正詞嚴地告訴對方:
「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
「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我們兩人同樣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簡·愛不卑不亢。
丑小鴨也有春天,灰姑娘也能遇到王子,石頭疙瘩里不起眼的野草,也會散發出獨有的清香。
靈魂內在的豐盈,可以超越所有外表的美貌。
簡·愛因讀書而鍛造出來的那種沉靜與涵養,成為人群中一道獨有的風景。讓她跟那些沉迷于虛榮,追求浮華的世俗女子完全不同。
或許,正是因為她身上這種不被世俗污染的內在氣質,吸引了一向冷漠古怪的羅切斯特,讓他對她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浪漫愛情故事里并不全是俊男靚女,這個世上更多的是,相貌雖然平平但靈魂卻相契合的神仙眷侶。
簡·愛高貴豐盈的靈魂,能同任何時代、任何藝術作品中塑造的任何一個漂亮女郎媲美。
蔡崇達在《皮囊》書中提道:
「外表,其實什麼都不是,皮囊而已。
「在時間里,皮囊終會老去,最后所有的光鮮都會被褶皺吞噬,而靈魂不會,這靈魂里包括你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還有你一生的思考。」
真正靈魂豐盈的女子,不會空有皮囊,不會自卑于外形,而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特立獨行的個性。
她能安放自己的內心,享受當下獨處的靜謐,既能于花香淺草里覓得詩情畫意,又能在閑烹一壺茶里感受浪漫幸福。
她懂得自我滋養,靈魂里永遠散發出香氣。
丁立梅在《讓每個日子都看見歡喜》中說:
「人生最大的資本,還是你自己。
「只有努力使自己變得充盈,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出它該有的香氣,才會引來胡蝶翩躚。」
簡·愛從不諳世事的孤女,一路蛻變成長,她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道理,教會了我們許多人生智慧:
命運的好壞,并不在物質的豐足,而在于內心的態度。
只要努力成長,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
只要道德自律,一定不會在感情中迷失;
只要不空有皮囊,不被他人所左右,人生就會充滿更多的可能性。
余生,愿你如簡·愛一樣,內心更加美好而豐盈,生命更加豁達而綻放,人生更加幸福而圓滿。